第137章 名字好聽【5K】(第1/3頁)
章節報錯
羅冰的話,讓在場的許多人久久無言。主持人率先反應過來,“有理有據的分析和計算……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正確答案是不是B呢?”
下一刻,大螢幕上“B”的選項亮起了綠燈。
“回答~完全正確!”
聽完羅冰的分析,此時看到這個結局,便也沒有什麼意外了。
易陽淺淺地笑。
帶上羅冰了,參加這種知識競賽哪怕最後拿不到第一名,在這個過程中大概也不會表現得糟糕。如此想著,心情就更加放鬆起來了。駱落月當然表現得沒有那麼淡然,在她看來,三方人馬一起做題,頗有一種華山論劍的既視感,第一題大概算是三方的第一次出手試探。一中那邊搶佔了先機,但還是被羅冰壓了一頭。
現在是,第一回合的小試牛刀,他們略勝一籌。
楊嘉沉默地遙望羅冰一眼,此時他已經徹底收起了輕視,這種輕視不僅是針對羅冰的,更是針對整個一中學子的。與此同時,甘甜和周康兩人也沉默了一下,心情大抵與楊嘉有著類似的轉變。
的確是這樣的,剛到這座學校之前,儘管是打著友好交流的名義來的。但是那種環境——老師在介紹時會說:“在那邊交流,不要放鬆了自己的學習,多靠自己……”言外之意便是這邊的老師,不怎麼行的。同學們也是一臉羨慕:“雖然你們成績不是最好的,但在那邊就是降維打擊嘛……爽。”這種氛圍,無論願不願意,他們的潛意識裡都會有那麼一些瞧不上這裡……無論文化還是體育,或是文藝。
在剛到這裡的頭幾天,心裡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能瞧不上人家,然後就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了易陽,被上了一課。跟他們打了籃球,已經大抵明白,無論學習如何,這所學校的學生,身體素質至少很不錯,這說明總有一些可取之處的。
隨後,就是此時羅冰的表現,讓他們真正有些震撼了。
的確是稱得上震撼。
如果是他們學校的排名前幾的那些大神,能夠輕描淡寫地分析這道題是怎樣解答的,他們都不會覺得奇怪。一中每年都會有那麼一些無法用常識理解的大神……跳級狂魔,競賽大神,中科少年班……可是,這裡是清河初中。
清河縣啊,開車到省城甚至要將近四個小時,期間還會有一段沒有高速的公路,破破爛爛坑坑窪窪,越往西開。沿路的風景也不能說是有多麼美好,因為冬天,大多數地方是比較荒涼的,然後某一段有居民的鄉村,也沒有想象中那種美好的田園風光,一些農民家門口,停著一輛破破爛爛的拖拉機,或者門口的狗在追著雞跑……
城區也不咋樣,沒什麼好看的建築物,樓層最高的房子,大概只是縣城邊緣的一座古塔。小,太小了,這座縣城小得令人想笑,一個縣城只有一坐初中就是最好的證據……聽說,每年還有更多人口流出,哪怕去北上廣深打工,也不願意留在這裡。
而就是這樣的學校,竟然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傢伙,淡定地從嘴裡吐出了“ipv4”、“二進位制”這種連他們聽起來都高大上的詞語……
似乎是大學時才能接觸到的知識吧?
周康突然問:“對了……那個人叫什麼名字來著……羅冰,怎麼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眼熟?”
甘甜愣了愣,突然想起來:“那個……那個第一名?”
比賽繼續。
“第二題,請問下列的畫家中,哪一位是以畫蝦著名的?”
“A,徐悲鴻。”
“B……”
第二題不算什麼難題,駱落月又開始了敲木魚式的搶答,但奇怪的是被袁華搶去了。此時的袁華收起了此前的中二表情,一臉認真的答題,成功拿下2分。
那邊的一中代表隊徹底沉默了,他們已經完全把對手當成了跟他們一樣的尖子生。他們也終於開始明白,清河初中或許95%的學生都追不上一中的平均水平,但是這所學校最好的尖子,是可以與他們掰腕子的。
接下來,比賽變得更加精彩了。
穩住心態的一中代表隊,沉著應對,每道題目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判斷自己會不會做,如果會的話,便拉扯一下坐在中間的楊嘉搶按感測器。他們畢竟是來自省城一中的尖子生,或許在一些理化知識上不如羅冰,但是這一次的知識競賽,理化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比例……人文、歷史、社會前沿資訊,題目涵蓋的方面十分廣泛,他們畢竟是來自大城市的人,耳濡目染能夠接觸到的資訊比起清河這裡的學生,太多了,資訊差的優勢,在幾個回合後還是轉化成了比賽優勢。
他們三個人,放在清河初中,都是前三前五的水平啊!
天龍八部和K隊,逐漸在這場角逐中落入了下風。
時間過得很快,這一場知識競賽原計劃的三個小時,過去了一半,題目也來到了30題,袁華的K隊也徹底被拉開了差距,大螢幕上K隊下面的4分顯得分外刺眼。取得絕對領先優勢的是一中代表隊,32分,天龍八部隊24分。
這一場對決的主角已經完全成了天龍八部隊和一中代表隊。但到目前為止,天龍八部是輸分不輸氣勢。這種比賽所需要的氣勢自然不似體育競技,越是平靜,淡定,越有令人信服的氣場。遇到一些很高大上的題目,尤其是理化方面的,羅冰每次站起來,侃侃而談,語速平緩,聲音不大,但是充滿了力量。
作為主場觀眾,下面的清河學生當然是毫無保留地支援他們的隊伍。逐漸的,這一場比賽的意義已經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知識競賽,更是捍衛清河初中尊嚴的戰鬥。於是羅冰易陽以及駱落月再他們眼中以及化為一個符號,就像看中國足球隊……啊呸,就像看冰球中國隊對陣義大利,無論中國表現得怎麼樣,都會無條件為他們加油。
這是一種樸素的歸宿感。
寧枝馨和邱果然坐在一起,旁邊還有周粥、張卜壽、趙強等一堆小夥伴。
張卜壽說:“我還以為一中的那些有多厲害呢,結果還是跟咱們有來有回嘛……”
這種感覺就像是,美國男籃和中國男籃打得有來有回是一個感覺。
趙強說:“還好有羅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