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以後,姜黎黎的病已經完全好了,病了一場,似乎脫胎換骨了一般,看上去更有精神了。

這段期間,易陽送了幾次小米粥過去……反正奶奶愛吃,經常熬煮些小米粥,就拿來借花獻佛。不過送的時候,還是說:“特意為你熬的,小米粥比較好消化,味道也比稀飯好吃一點……”

姜黎黎感動得稀里嘩啦。

後來一天,姜黎黎突然敲了家裡的門,說是還餐盒的,但是帶了兩件新買的羽絨服過來,一件給奶奶的,一件給他的,儘管推辭了一下,還是收下了。因為姜黎黎說:“你硬要還給我,我又穿不上,那就只能扔了……欸,被迫浪費。”

易陽不滿地說:“威脅我啊。”

“有點吧……”姜黎黎調皮地眨了眨眼睛。

其實也沒什麼。

感情就是在這樣你來我往,互相關心的過程中越來越融洽,越來越好的。易陽自然無法在物質上給姜黎黎什麼,但是在別的方面,偶爾拿點二叔家自己做的香腸啦,奶奶燒的鯽魚湯拿過去一點啦,或者幫姜黎黎換個燈泡啦,幫她的愛心甲殼蟲加個玻璃水啦,也算是一種“償還”,有主動,有回饋,無論是什麼感情,都需要雙向的奔赴才能昇華。

當然,現目前這個階段,還是自己佔便宜更多一點。

奶奶收到羽絨服,埋怨了易陽很久,責備他不該收下人家那麼貴重的禮物。

但是算起來,她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買過衣服了。

家裡的收入其實在這個縣城裡來看是不算低的,每年三萬多的收入,生活的話,自己做飯,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過日子的賬不是那麼算的,他們家裡只有這一個收入,奶奶不懂什麼資產啦、升值啦的道道,只知道沒有了門面的收入,他們就沒有別的收入了。

而將來,陽陽還要念高中,還要念大學……再過一點時間,還要娶媳婦兒……都要花錢的。他沒有父親了,母親也是個白眼狼,老二也有一大家子要養,陽陽指望不了其他的人,只能指望這一點收入,所以大多數的錢,都要存起來的,平時當然是能節約就節約。奶奶還想過,如果自己年紀再大一點,腦袋糊塗了,或者害一場大病,成了孫子的累贅,也不能動這筆存款的……

也是有些愧疚的,這麼多年了,其實也沒有給孫子買一兩件貴一點的羽絨服。

羽絨服很暖和啊,還輕,就是太貴了,現在陽陽正在長身體,可能穿一年就穿不上了……多浪費啊。想到這裡,責備的話也不再往下說了,奶奶只是久久無言,然後摸了摸易陽的腦袋:“你的老師是一個好人吶……人家家裡有什麼事,一定要跑勤一點……”

易陽感受到了奶奶的情緒,默默地點點頭。

隨後的幾天,雪又開始下了,街景在一片白茫茫中變得無比明媚起來。

因為下雪的緣故,籃球比賽的決賽一延再延,眼看已經到月底了……再過去一點時間,就要元旦節了。

而元旦節前,除了籃球比賽的決賽,還有幾件大事要開始著手辦了。這幾件大事,對於易陽來說都是參與者,自然是不需要操心框架上的事情……不過,他的定位是這件幾事裡不可或缺的,也需要打起來一點精神。

首先自然是元旦文藝晚會的事情。這件事其實是學習之外的“不務正業”,本來不該花費這麼多精力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這麼算賬……張卜壽、邱果然,還有姜黎黎為了這次的表演付出了很多,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著,哪怕不為自己想,為他們,為這段時間以來付出的汗水和精力,都要想辦法把最好的效果呈現出來。

目前這首最初的夢想已經不是剛剛開始編配的那個粗糙版本了。隨著大家對這首曲子的熟練度越來越高,玩得自然也就越來越花……

寧枝馨升級了前奏和間奏,有一段小即興……她的鋼琴水平其實很不錯了。當然,即興也是要分三個等級的:亂彈,即編即彈,亂彈,只是第一個亂彈到第二個亂彈,之間的差距可能十年不止。目前她還在第一個階段的亂彈中,就是在調內幾個音上行下行彈幾段旋律出來……但配合鍵盤的幾個音色,很酷炫了。

少女每每彈奏的時候,就像在發光。

而張卜壽同樣找到了打鼓的感覺……這玩意兒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練得多了,就不甘心只敲那幾個基礎的節奏型了,在某一個地方,加段花裡胡哨的叮叮咚咚鏘,他覺得自己帥死了。

其實,不光他自己覺得,連易陽都覺得,這個憨貨竟然還有點範兒?

在正式表演之前,進行了一次彩排,或者說是初篩。沒有觀眾,只有一群老師和領導在下面,對每一個節目評頭論足。這也是劉冬虹首次看到易陽他們準備的節目。

原本,並沒有多大的期待。實際上,她在心裡也是不怎麼在乎這個節目的。但是隨著前幾個節目驚豔登場,她聽到後面坐的領導說話,隱約聽到“XX班的老師很重視這件事嘛,節目的質量很高!”“呵呵,的確是這樣的,這件事雖然不是學習上的任務,但也能體現出一個老師的盡職盡責程度……”“政治覺悟很高嘛……”

一時間,有點悶住了。儘管,她覺得不該在乎這些領導的話,她不認為重視這個文藝演出就是政治覺悟高的表現,但領導的話還是讓她有些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