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攤主還一臉慶幸的告訴姜青瓷,“我這做了這麼多回生意,還是頭一回,大缸小缸,還有瓦罐之類的,全賣出去了!”

姜青瓷:“老闆人好,當然東西賣的也快!”

“哎呀,這怎麼好意思!多謝姑娘誇獎了!對了姑娘,你那用麻袋裝的,是啥?大米嗎?”

姜青瓷:“沒錯!”

“咋買了這麼多?”

“鎮上洪記米鋪有實惠!”姜青瓷沒提米是從吳記米鋪那兒買的。

反正從今兒過後,吳記米鋪是開不起來了。

至於她外公的宅子,姜青瓷相信,只要她二姨和那個吳仁義還想從老爺子手上撈錢,就一定會有吐出來的一天。

她不著急。

“是那個買再多,一粒米也不送的洪記米鋪?”攤主好奇的問。

“你也知道?”

“哪能不知道啊!洪記的米,確實是好,可買東西的,誰不想佔個便宜呢!就像我賣缸,定價二百文,雖然已經是最實惠的價格了,可要是有人讓我少個一文半文的,我也會同意!我吃點虧,人家買東西的,覺得佔了好處,自然下回還會來。要是買我很多東西,我翻臉不認人,東西再好,人家心裡覺得不舒坦,也不會再去了!”

說來說去,做生意也得會變通,不能死板!

有些東西虧本,瞧著沒什麼利潤。

可你不可能只賣一種東西吧?

從其他東西上把利潤找回來就是了!

又或者,乾脆虧個一文半文的,求個回頭客。

時間久了,這銀子不就賺回來了。

姜青瓷衝掌櫃的豎起大拇指。

沒想到,這小小一個攤主都懂得道理,那洪掌櫃竟然不知道。

他那五十兩不虧!

姜青瓷坐著馬車回村,馬車上,還有滿滿當當的貨物,一下子在村裡炸開了鍋。

這可是老薑家三房。

分家的時候,半點好處沒撈著,三個孩子,除了老大身體瞧著還不錯,老二和老三,可是輪流生病的。

特別是小老三,那是動不動風一吹就倒。

上回生病,還耽誤了親大哥考秀才。

這咋有錢買東西的?

姜青瓷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反正把東西運到自家門口。

跳下板車,將阿離從板車上抱下來,就大聲喊,“外公,大哥,幫忙搬東西!”

聽到姜青瓷的喊聲,李老爺子和姜青寒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