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許劍平晃晃悠悠的來到城北的一處民宅外。

“這都什麼時辰了,還不起來。莫以為老爺走了就沒人治得了你,又搞錯了,得讓我說多少遍啊,頭髮不是這樣束的。”李夫人直接上手撥弄了麟兒的頭髮。

“孃親,我們什麼時候回京都啊?”

李夫人並沒有接話,沉默了小會,將麟兒的頭抱入自己懷中。

自從李顧源遇害後,京都李家傳來訊息,讓李夫人攜帶麟兒及李大人的骸骨趕往京都。京都李家自從李孝恭走後,家族勢力及威望逐漸式微。

自從朝廷設立三司以來,李家並未有人在三司內任職。自大漢朝建國以來戶部,度支,鹽鐵這三個部門的職位都是香餑餑,朝廷內各大勢力都會費勁心思的再此安插親信。相對於戶部、度支二大部門而言,鹽鐵司委屬下乘,因此才得以將李顧源安排了進來。原本是想讓其在荊州有所建樹,其後在調入京都,不曾想客死他鄉。

“夫人,少爺可以用膳了”老管家走了過來,拘著個身子。

“嗯,有勞了,下人都遣散差不都了吧!”

“回夫人話,除了老奴外,其餘人等都遵照夫人意思,讓他們各自回去了。”

“銀兩給足了吧,莫讓人出去數落李家。”

“放心吧,夫人,都按照您的吩咐,按照整年的工錢給的。大傢伙都很感激,甚至還有些人偷摸著將銀兩又放了回來。”

“這可不行,還得給人拿回去”李夫人看著偌大的李府,平日裡雖然不至於熙熙攘攘,但是卻在異常的溫馨。

自從老爺過世後,李府便失去了支柱。

“走吧,先去用膳”說罷,李夫人喚上麟兒,來到大堂內吃著早飯。

“篤篤篤篤”一陣清脆的敲門聲響起,顯得很是突兀。

“這個時候,誰會來呢?”

老管家走向前去開啟了門,門外站著的赫然正是許劍平。

“老人家好,在下衙門仵作許劍平,今日冒昧來訪,多有打攪。”許劍平探出頭來。

“何人此刻來訪?”李夫人皺了皺眉,顯然對於許劍平的到來,充滿了疑惑。

“管家,給許大人添副碗筷。”

許劍平也不客氣,自己找了張凳子坐了下來,不一會管家就上了一副碗筷。

五月的南方,氣溫雖然已有二十七八度,但是清晨時分,吹過的風還是帶著絲絲涼意,正如這略顯冷清的李府。許劍平也不言語,自顧自的端著碗,吧唧吧唧的吃著。

李夫人起初略微有點詫異,想來是覺得許劍平太過隨意,隨即一想,罷了,或者這樣的人,才顯得有人氣吧!

“許仵作今日過來所謂何事?”李夫人待到許劍平喝完最後一口湯後問道。

“昨天夜裡想了一夜,原本想放棄調查此案,遛回我的江陵去。”許劍平放下碗筷,伸出右手擦了擦自己的嘴。

“言大人,莫非此案真如外面傳言乃鬼神殺人,您怕惹禍上身”李夫人私以為如是。

“湯真好喝,夫人,喝了您的湯,自己總歸沒得退路可走了”許劍平其實也是在給自己找個理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