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孫超華上完自習後,收拾了課桌,準備回家。

出了教室,看見弟弟孫超群,驚奇地問道,“你咋沒有回家”。

他說他一直在等候著哥哥,一起回家。

孫超華屬於畢業班,每天下午要比其它年級多上一節自習課。

“等我幹什麼,你不知道回家麼?”孫超華沒好氣的問。

這個好事的弟弟,因為和叔父兒子爭著多喝一碗醪糟,導致父親捱打,孫超華記憶猶新

分家以後,還是惡習不改,經常跟小妹強吃多佔好一點東西,惹得小妹總是告狀,母親很是生氣,抱怨父親慫恿,經常為此吵架不斷。

孫超華每次瞧見父母為之置氣,就好言相勸,有時確實覺得弟弟實在過分,不免嚇唬兩下,就訓一下。為此,哥兩個向來不合群,上學各走各的。

今天看著弟弟好心地等著他一塊要回家,一種不祥的預兆,浮現在他的腦海,感覺很不自在。

“你是不是又惹事了”,孫超華看著弟弟不自然的表情。

“也沒有什麼,就是——就是——就是”,弟弟望著他威嚴的目光,不敢往下說,孫超華心想,一定不是小事,否則,弟弟今天不會這麼害怕。

“到底咋啦,吞吞吐吐,平時那囂張勁哪去了?”孫超華生氣的問道。

“我闖禍了,把同學的口琴摔壞了,人家要找我們父母賠”,弟弟戰戰兢兢的說了實情。

“那你賠人家呀?”,孫超華沒好氣地說道。

“人家說明天帶父母到我們家去,我怕媽媽打我,可咋辦呀?”,孫超群真的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小聲地接著,“人家說那口琴是父母20元買的?”

“二十元,你真會造孽,你知道我們家在生產隊年終的平分錢才不到60元,我看你如何向父母交代?”孫超華一邊數落著、一邊思量著如何解決目前弟弟困境。

“好哥哥,求你了,你幫幫我吧,先跟人家父母說說,最好不要讓人家到我們家裡去,讓父母知道了,我真慘了!”弟弟央求。

看著平時不可一世的樣子,現在事情來了,怕的如此的窘態,孫超華說,“我儘量先跟人家說說吧,看看人家的意思。”

孫超華問弟弟是否知道同學家,弟弟說他人家在校外等候著。

“好吧,你找你同學,咱們一起到人家父母那裡說說。”孫超華知道,再罵也無濟於事,畢竟禍已經闖下了,緊要的是如何給人家父母說這個事。

到了同學家裡,孫超華領著弟弟說明來意,一個勁的向人家道歉,祈求同學父母諒解。

“那口琴是他爸在西安城裡買的,二十塊錢呢,現在你看看,那口琴已經成了兩半,修也修不好了,你說咋辦?”同學母親直接問。

孫超華也沒有想好如何回覆,試探地問道,“阿姨你的意思呢?”

同學母親想了想回答說,“要我說,口費二十元,來回的打車費用,至少得給22元吧”。

聽到同學母親的底線賠價,孫超華想了想回復到,“阿姨說得一點都不錯,完全合情合理,就是有一點您需要考慮一下?”,孫超華停頓了一下,觀察著她的表情,慢慢繼續了他的理由,“阿姨。您看,這個口琴好像用過幾年了,舊了一些,能不能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