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迎風破浪
章節報錯
1998年,索羅斯製造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香港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以眼鏡鏡架製造為主要產品,透過香港出口的日資眼鏡廠的生產訂單受到了極大衝擊,訂單的生產量僅僅維持在歷史最好時期的75%左右,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嚴重的困擾。
日方為了縮緊銀根,提高經濟效益,控制加班,減少員工工資費用開支,讓人事行政部搞一些文體活動,分散員工注意力。
工廠的活少了,員工沒了加班,收入減少二成,給企業的治安環境也帶來了危機。
“飢寒生盜賊,”工資收入減少,一些膽大妄為的員工,晚上無所事事,週末在小鎮遊蕩久了,心生歪念,私下搞小串聯,開始覬覦工廠產品,內外勾結,做起偷盜生意,致使工廠裝配部門,滯留的四箱待入庫鏡架,價值高達二十萬元,一夜之間,不翼而飛。
日方高層十分震驚,中方管理層十分震怒,正值年底升職加薪之際,工廠決定,成了裝配部,也就是把集中在三樓,按產品系列分散到原來二部,各課的裝配工序收回集中管理。
工廠對該新成立裝配部門,提出更苛刻的要求,上班開門,下班鎖門,下班前一個小時清點數量,連續出現三次差錯者,主管人員,無論職務高低,降低處理,直接責任者,辭職處理。
嚴格的要求,搞得大家非常緊張,人人自危。
在任職前的談話時,潘課長被認為最有資格勝任部長的課長,潘課長領命後,工廠讓他提出人選,他來徵求趙海洋、孫超華意見,“把你們兩個叫來,就是為了一件事,我被推到了部長位置,壓力很大,希望你們二個好好考慮,是否願意去和我一起去那個風口浪尖的部門,這是機會,同時也是挑戰,去的將和我一樣,晉升一級,職務是課長,你們考慮,別說好事我沒有考慮你們?”說完笑了,“給你們一個下午的時間考慮,工廠只給我兩個小時。”
“潘課長,說心裡話,我心裡沒底,並不是我不願隨你去,實在是怕去了,無功而返,到時候很難堪。”
“老孫,那麼你那?別急,讓我先猜猜,看看你是否能給我驚喜?”到了這個時候,老潘還不失風趣,“我們都在手心上選擇寫去或不字,然後同時亮出如何?”
“好,”孫超華
趙海洋心想,老孫可能也會和自己權衡利弊,畢竟風險太大了,潘課長榮升副部長,也是眾望所歸,雖有風險,但和課長這個層級相比,確實是“大巫見小巫”,責任可以說是極小的機率事件,但對課長來說,就大的不可想象?他不會不慎重決定的。
帶著緊張、好奇、深不可測的複雜心情,他想看看這個遊戲的結果,如果孫超華和自己是一樣的選擇,那他還可以心安,但如果是相反的選擇,那自己就很尷尬了,畢竟潘科長對自己提攜之恩。
“希望老孫和我的選擇是相同的吧,”趙海洋在心裡默默的祈禱,希望結果如他所預料。
然而,等兩人的手心同時張開,他驚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了。
“這是預料的結果,看來我們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潘課長說,他曾疑慮過老孫的態度,就那麼一瞬間,就是消失了,後面腦子裡一直是很清晰的判定。
“老孫,謝謝你又一次與我攜手同行了,說心裡話,連一向自稱很熟悉你的顧景堯,都對我說你這次的態度,不會如此明朗的。”
“呵呵,我是個倔強的人,既然命運安排我經歷滄桑,過漂泊生活,何不拼死一搏哪?”
“對,我也是這樣想的。”潘課長說完,看著有點不自在的趙海洋,“海洋,你也不要多想,人各有志,天下沒有散的宴席,你們兩個有意隨我去,我已經很欣慰了,我是個念舊的人,我離開後,推薦你接任二課課長,至於上面是否會採納我的建議,另當別論了。”
“謝謝潘課長推薦,不管結果如何,我依然心存感激。”趙海洋十分感動,激動得熱淚盈眶。
“你先去吧,我跟老孫還有點事要交流。”待趙海洋離開後,潘課長說,“估計趙海洋的提升問題不大,但我要讓他緊張一下,關於你沒有任何問題,現在是工廠有求於我們,我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你的工資這次比趙海洋增加一倍,總得工資調整到現有課長的中檔水平,畢竟你的年限比他們少了些,我能做到的就這些了。”
“這已經夠了,”孫超華話不多,但意思已經表達得淋漓盡致。
“好,那天我們去楊工場長那裡再討杯酒去,你有多久了?”
“兩個多月了,是應該去了。”孫超華回應說。
“那這個週末一同去吧?”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