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你這麼一說,我心情好多了,我覺得還是去吧。”

“這樣就對了。”

“現在該你說了?”

“我剛才說什麼來著?”

“你剛才問老潘怎麼樣?”老鄭提醒。

“對,你覺得他怎麼樣?”

“說不好,總覺得是個職場老手,人也豪爽,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非常有城府的人。”

“他邀請我去他那裡,你怎麼看?”孫超華徵求他的看法。

“我覺得吧,從他們的談話來看,你們課長,在他們的眼睛裡是個後輩,如此一來,他沒有背景,人又小氣,你覺得跟著他幹有前途嗎?”

“這一點,我的看法與你相同,我所揪心的是,老潘是礙於楊場長酒桌一說,才答應請我,是不是發自內心?”超華說出自己的困惑。

“這一點,我也看不出來了。”老鄭也顯得沒有把握。

“所以剛才我很困惑、糾結,不知如何是好?”

聽完超華的苦衷,老鄭笑了,“合著剛才是為此煎熬,我給你出個主意,這事你不要主動找老潘,就是心裡著急,也不要顯得主動,等著他再來找你。”

“為什麼要這樣做?”

“他來找你,說明他覺得你有價值,一旦過去他會另眼相待,你主動找他,會被人認為攀高枝,從內心小瞧你。”

“這個主意好。”孫超華很滿意老鄭的建議。

“我覺得我們兩個,怎麼想到了自己的事,就顯得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也許是旁觀者清楚,當事者迷茫吧。”

“有道理。”老鄭感同身受。

“今天在楊場長那裡聚會,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孫超華很有感觸,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在企業人際複雜環境下,選擇合適自己的上司,有時比自己的能力還重要,特別是在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十字路口。

“什麼發現?快給說說。”

看著老鄭心急如焚,急不可耐,孫超華故意放慢語調,“先猜測看看。”

“你再不要折磨老哥了,我就是一個大老粗,學歷不高,沒有你那麼多墨水,肚子裡花腸子多,也分析不出個所以然,你就直說吧!”

孫超華說,“從古到今,有個經典傳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在我看來,只說對了一半,還應該有下句,沒有本事被看貶。”

“前半句我理解,那是老百姓的口頭禪了,家喻戶曉,誰人不知,但你這後半句我還不明白?”

孫超華對他解釋說,朝中有人確實是機會,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本事,別人也不敢重用,如果出了亂子,會禍及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