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吃完飯,王俠問揚琴,“老同學見面,話越聊越多,下面怎麼安排?”

揚琴說,“這樣吧,你們兩個好不容易處到一塊,光陰如金,就到宿舍好好卿卿我我,纏綿去吧,我們給你把地方騰開,我帶老同學去外面轉一轉,他明天還要去,看望幾個大學上了班的同學,我領著他熟悉一下這裡的環境,就不做你們的‘電燈泡’了。”

“那行,我順便把他們領隊的住處找好,你們回來咱們還是在宿舍碰面。”

“行,就這麼辦,”揚琴說完後,就和孫超華出了校門,乘車去了渭河,他們沿著河道散步,“你真的確定,你要到南方去?”孫超華又回到揚琴的畢業去向,首先開口。

“對,年後,我想去那裡實際考察一次,眼見為實。”

孫超華見她去意很堅決,就問,“那麼你準備打算去哪裡?”

“深圳和東莞,還沒有確定,等考察結束之後,再確定去哪裡合適?”

“你對東莞和深圳這兩個地方瞭解多少?”

“聽說這時候的深圳,已經由一個小漁村,悄悄的蛻變成為了一個大都市,這個城市已經撤縣建市了,那裡建設的速度就如翻書一樣,一夜之間,一座座高樓就拔地而起,像海市辰樓般的夢幻,但你不得不承認,它是實實在在的變化事實。”

“那東莞你瞭解多少?”

“要說東莞,我瞭解的還多了一點,這是個由很多小鎮組成的城市,遍地開花,原來只不過是個四季飄香的農業縣城,靠著獨特的地理優勢,鑲嵌在廣州與深圳兩個大城市之間,撤縣建市,純粹是為了向現代化工業城市跨越。”

“看來功課還是做了不少呢?”孫超華聽了她的介紹,覺得她確實瞭解的情況不少。

“我瞭解的還不止這些,”揚琴補充,“東莞是個外向型經濟城市,在這裡生產製造的東西,基本都是出口,多半是輕型的產品,像電子、眼鏡、鞋帽、紡織品等等,也是個勞動密集型城市,這裡的人口基本是外來的,人口密度也不小,僅遜色於深圳,但面積比深圳還要大。”

“但是,我也發現一些不發達的窮市偏縣的女孩,都湧向了東莞,就這需求量還不夠?”

“我聽女友給我說了一件奇怪的事?”

“什麼事,有多奇怪,說來聽聽。”

孫超華說起了女友李娟告訴給她的怪事,1986年,西京紡織廠分來了一位趙姓,交大高材生,主攻專業是電氣自動化,因這個年輕人,愛說話,出風頭,讓車間主任、書記不快,到了人家工作一年轉正時候,給人家來了個“延期轉正一年”的評價,那孩子非常盛怒,一氣之下,擺桌子,辭工走人,到了深圳一年後,才來工廠辦理調檔手續,見了原來的主任、書記就是一頓熱潮冷風,氣得他們束手無數。

臨走時候,故意在主任、書記辦公室門前,放了兩條長長的鞭炮,說謝謝因為他們的自私,才有了他的今天。

“那這個老學長還是有點本事,要不怎麼會被逼上梁山哪?”揚琴佩服孫超華講的這個趙姓男的膽識,說,“那些書記、車間主任也是個糊塗蛋,你想,讓一個交代的高材生,見習期再延長一年,那不是要人家的命,他們也太糟踐人命,不懂愛惜人才。”

“說這個真實故事是想告訴你,人一旦被逼得走投無路,要麼背水一戰,另闢蹊徑,要麼自我墮落,一事無成。”孫超華是想告訴揚琴,去南方需要勇氣,還需要過硬的技能。

“這個我很清楚,我就是想拼搏一回,”揚琴說,“你想想,東莞這個城市,用工需求大,城市人口膨脹之後,醫療保健服務是否需要,這個時候,我的專業所長就能用上排場了,就業機會就有了,發展的空間苗頭,也慢慢地隨著能力的增加而擴大。”

“這個確實你們這個專業在哪裡,去發展具有的特殊便利,確實應該充分利用了。”

“我去了,如果前景很好,如果你們有願意去的,可以與我聯絡,”揚琴說到這裡,“求之不得了。”孫超華馬上給予了積極的回應。

“回頭我們互通一下聯絡方式,以便緊急聯絡。”

對於孫超華的建議,揚琴愉快的接受,“行,回頭給你。”

走了不到十步,揚琴突然想起一件很費解的事,“你已經上班快半年了,有個事需要諮詢一下。”

“你說。”

“現在同學們都說,我們的畢業證、學位證到單位報到了,才給,有的說要過一年才給,到底是咋回事,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這個你熟悉嗎?”揚琴向孫超華說出自己的疑惑。

“我不知道其他學院是怎麼個情況,我們需要是這樣的,說起來比較長了,你慢慢聽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