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早就該來看你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來人一見孫超華,像見老熟人似的。

超華一時不知所措,在自己的記憶中,想象不出她是何人?

李大姐見狀,忙對小孫說,“小孫,你忘啦,這就是你曾跟我打聽的餘秀清女士,在我們廠裡也是小有名氣,現在經營計劃科任副科長。”

“荃鑫,別貧嘴了,你看小孫還沒有緩過神來,”說完她朝著孫超華說道,“雖然我們沒有正式交流過,可我卻一直關注著你。”

“我兩面都沒有見過,怎麼會關注到我?”孫超華還是不明白,其中道理。

“小孫,你還不知道吧,上次我把你的情況說給老餘,是建議她先不急於跟你見面,但她卻一直觀察、注視著你的一切。”

看到孫超華有點失望,李大姐急忙說道“老餘,你看超華不理解你的用意,你快給我說道說道。”

“其實,也沒有什麼,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超華的性格特點,這樣的觀察是真實的,而不是刻意的掩飾,以便以後交流知己知彼,快捷高效。”餘秀清很高調地解釋其中原因。

“原來是這樣,”孫超華聽了李大姐這麼一說,卻不完全認同她的說辭,他認為,餘科長對他聽得都是正面評價,她雖然不懷疑,但覺得有點誇大其詞之嫌,心想,“原來她在暗中考察我的承受能力嗎?”便不好意思說,“實在慚愧,到現在才見真人,有點吃驚,還請原諒方才的招待禮數不周。”

“沒有關係,不知者不為怪嘛,何況現在我們認識並不晚嘛!”餘秀清很理解超華,方才的驚訝之舉。

寒暄過後,餘秀清就和孫超華談話,步入主題,“小孫,起初幹部處分派你到了我們科,我們科長很高興,還跟我們聊,說這下我們科裡來了專業的企業管理科班生,會給我們引入新的管理思路、方法,把我們經營計劃工作預測之後,這方面短板會加強。”老餘講到這裡,喜形於色,解釋說,之前有幾個咸陽機械製造學校,分配過幾個相關專業中專生,理論基礎功底不夠,實踐經驗不足,讓他們希望很大,失望卻不肯回首,都想見識一下本科生的功底。

“誰知老魏這傢伙透過李廠長壓我們,說到他那裡你的作用更大,一段時間後,聽說你們工作很有成效的時候,他卻不聲不響就離開,到現在杳無音信,把你留到那裡,還受不明之責,也實在難為你了。”

“也許我們有緣無分,剛剛合作開始,就夭折了,也許是天意吧。”超華說得言不由衷,老餘聽得有點傷感。

“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很欣賞你的勇氣,最終選擇去了車間,這點倒是在我預料之外。”

“為什麼這麼講?餘科長。”超華不解地問。

“我不是說做統計不好,但對你而言,確實是大材小用,你想一想,我們廠能做分廠統計員的比比皆是,把一個分來的唯一專業管理者,用來做統計員使用,不但是對本人的不尊重,同時也是對工廠優質資源的巨大浪費。”

“您這樣認為,我感到欣慰,可我們分廠的主要領導卻不這樣看。”

“那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小孫的話剛說完,餘科長就很生氣地對這種行為提出批評,並說他們科長一定就人才合理使用,給幹部處提了很詳細的建議計劃。

生氣之餘,她回到正題,也是她來的意圖,“我今天來,是想了解你到車間的打算?”

說到打算,孫超華思考了片刻,對餘秀清解釋說,原來老魏在時,他就跟他交流過,分廠當時的問題,表面似乎在裝配,實際在零部件的機械加工,那裡不光涉及本廠內部,還涉及廠內協作,實質是分廠生產組織系統的中樞環節,也就是生產作業計劃排程指揮系統,需要大動手術,重構建立適應分廠執行的合理方案。

“但現在,這個問題,他們不讓做了,我也只能協助耿濤,把裝配的作業計劃編制周密,能對前邊機械加工提出具體要求,用資料提供時間節點要求清單,倒逼生產作業計劃科學安排。”孫超華道出自己目前的想法。

聽了超華的想法,餘科長很高興,“你這個時候,還在想著原來的計劃組織體系,重構的實施,難能可貴,本來代表科長想徵求你意見,看你是否願意再回我們經營計劃科,看來即便給你這個機會,你也不會馬上考慮了。”

超華見餘科長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很準,“您說得很對,實踐機會很少,一直是我開展工作的短板,我想把這個不足補上,把這個做好,對以後重構分廠生產計劃體系,就有了資料化的指導意義。”

“我贊成你的想法,你在做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外部幫助,及時與我聯絡,我會盡力支援你的想法。”

“那太感謝您了。”超華曾希望得到這樣的幫助,現在由她提出來,對他來說真是天大的好事。

“好,正事說完了,我們聊聊你們的日常生活吧?”餘科長轉移了話題。

“這個怎麼說呢?”超華感覺話題,問得範圍有點大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