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華回學院後,幾天悶悶不樂,寡言少語,宿舍同學都覺得很奇怪,問他是不是病了。

面對宿舍同學的關心,他極力掩飾,以最近學習壓力大,沒有休息好為由作敷衍搪塞。

大家都對最近開設的《計算機編制程式程式碼簡述》考試課,聽得似懂非懂,覺得他講的事情,也就不去深究,各自忙著自己事。

“侄女隨家姑”,從遺傳學角度解釋了侄女和姑姑性格、言談舉止相近的自然現象,但並不意味著所有子女都隨家姑性格。

如果盧書娟的性格完全隨姑姑,那太不可思議了,本來按自己想法,父母年齡慢慢大了,為提供自己上學不惜辛勞,而自己正想找了農村出來女孩,希望能知道父母疾苦,將來在孝敬雙方老人上能寬厚仁慈、做事得體,讓自己在外少操點心,如果這個女孩,按不住寂寞,效仿姑姑給自己“綠帽子”戴,那不是給自己找罪受。

他到學院圖書館查閱了侄女與家姑有關性格相似資料,大致歸納了一個結論,就是女孩的性格與家姑相近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資料上說,性格由秉性和脾氣構成,秉性是先天性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與所處環境有關。

按照這種說法,如果說女孩會學姑姑現在的樣子似乎是有點武斷了,因為姑侄倆所處環境是不同的,這些都是後天形成的,應該與姑姑現在的脾氣和任性無關的。

分析到這裡,孫超華好像心情敞亮多了,心想,單憑楊老師提醒就懷疑人家姑娘以後會學著姑姑樣子,好像是自己心胸狹隘了。

左思右想,右分析、左思量,最後他想,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考慮這樁婚事了,先放一放再說吧。

拿定主意,努力地讓自己恢復平靜心,將集中力轉入功課學習上。

儘管他努力讓自己不再想那個女孩的事,但還是不由自主地多次腦海裡浮現出她的影子。

他多麼希望那個女孩能主動聯絡他,他認為,自己是大學生,女孩是工人,如果那個女孩對他很滿意的話,一定會主動聯絡他。

一個月過去了,沒有迴音;兩個月過去了,還是杳無音訊。

這回著急的倒是孫超華了,為了打消自己疑慮,孫超華決定親自找盧書娟再聊聊。

無獨有偶,在學院接受本市一家電器廠委培的高中同學與他同在這個學院,聊起女孩所在的單位,同學單位的副廠長說,女孩單位車間主任與他是同學。

“如果你想找那個女孩再交流,我們副廠長可以陪你去,他正好也想見他的同學,讓他同學給你把那女孩叫出來,是很方便的事。”同學單刀直入告訴孫超華。

“行,”孫超華也不推辭,約定時間就去了。

見到盧書娟,她感到很詫異,孫超華找了一些理由,說最近學習很緊張,沒有來得及來信聯絡。

聽完孫超華說完,女孩嘆氣地說,“一切都晚了,我已經訂婚了,對方是現役軍人。”

孫超華聽完,覺得再說下去沒有必要了,就匆匆告別,返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