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不能只看表面。”

張浩在一眾新弟子的目光下,緩緩說道。

“你既然看過《山海經》,那我問問你,其中關於巴龍,是怎麼記載的?”

付玉極品靈根,自身的記憶力自然也不差。

她只是略作思索,便回答了張浩的問題。

“《山海經·海內經》中記載,巴龍又名巴蛇,生於南方地區的巨蟒,能生吞大象。”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張浩點了點頭。

“巴蛇吞食大象,三年後會吐出骨頭來,若人吃了那骨頭,便不會有心疼腹脹之類的疾病,可對?”

付玉點了點頭。

這不就是記載的神獸對人類的幫助麼?

張浩大致猜到她是怎麼想的,他笑了起來,笑得有些意味深長。

“所以,現在還有巴蛇麼?”

付玉搖了搖頭。

“上古神獸,哪那麼容易遇見?”

張浩又問。

“那你可聽過一種名叫橐蜚(讀陀翡)的神獸?”

付玉很快回應。

“《山海經西山經》中有記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冬見夏蜇,服之不畏雷。”

張浩再度問道。

“就是說,在西面,有一種神獸,長得像梟一樣,長著一張人臉,只有一隻腳,夏天休眠,冬天行動,服用了它的肉,便不用擔心打雷,可對?”

付玉眉頭微皺。

“仙師,應該是把它的羽毛放在衣服裡吧。”

張浩笑道。

“那巴蛇吐出的骨頭,怎麼放在衣服裡?”

這有些強詞奪理了。

上古經文,總有一些字詞有多種解釋。

但張浩之前的表現,已經讓付玉折服,她反而開始思索……

會不會,真如張浩所說一般,這裡的服,不是衣服,而是食用?

想到此處,付玉不由一陣悚然。

因為,《山海經》中,許多神獸,都有用“服”這個字眼。

張浩見她表情如此,知道她已經猜到了他想說的話,也便不賣關子,直言道。

“巴蛇,吃了大象,三年才能吐出骨頭,又怎麼算的上是神獸?”

“有沒有一種可能,《山海經》中,說的服之,是指巴蛇?”

“而這記載的,只是讓巴蛇更容易被吃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