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信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陽平村的風俗,已經堅持了好多年。
多少年前開始的,已經八十多歲的老村長都不知道。
但每代村長,都會傳下一段那風水先生留下的話來。
“此風水之術,不算正道,甚至在一些剛正之人眼中,還算邪法。”
老村長如是對張浩說道。
張浩聞言,點了點頭。
他從劉歡他們口中聽到這個風俗的時候,也覺得有些滲人。
他雖成長於新社會,但也聽過“守七”之類的風俗,對此也表示尊重。
可專門建個閣樓,把屍體供起來。
又或者將棺材懸掛在房梁之上……
雖然是自家長輩,但張浩想想還是覺得心裡毛毛的。
“仙人倒是坦誠。”
老村長看到張浩的反應,讚了一句。
隨後,他又介紹起來。
這個風水局,其實是為了蘊養一件法寶。
那風水先生,受友人之託,鍛造了那件寶貝。
可那個友人,卻在那先生鍛造時,因為爭勇鬥狠,在與人鬥法中不幸遇難。
那先生便將友人的殘魂收攏於新造出的法寶裡,用以作為器靈。
可他找到友人屍首時,友人已經死了許久,靈魂早已殘破不堪,沒有靈智,所以,他就近找到了陽平村,設定那個風水局。
陽平村人供奉屍體,其實就是在用死者的死氣,蘊養那器靈。
天道,講究一報還一報,他那友人生前是個十分強橫的修士,即便殘魂靈智不全,也會在受到供奉後,返還給村民後代。
這便是陽平能出現許多擁有靈根後代的原因。
整個風水局,絕大部分,是用以隔絕外界感知,誤導修士與妖邪,所以,陽平村之後一直安安穩穩。
又因為風水先生的囑咐,陽平村一直對修真者少有接觸,也沒有多少修士找到他們那兒。
友人已死,殘魂成為了器靈,也算是完成了友人的託付。
友人想要甦醒,不知道要等多久,那先生壽元不足,估計等不到了。
他只當自己做了個善事,唯一要求的回報,便是希望友人魂魄甦醒之時,能到他墳頭上炷香以告知。
“那先生也是個灑脫之人。”
張浩心中有些敬佩。
友人死了,他不昧掉那個法寶,還幫友人收屍,收攏殘魂。
甚至為了幫友人甦醒,佈下了一個風水大陣。
其實,他完全可以不告訴陽平村村民這些訊息,反正村民啥也不懂,只看好處,可他還是說了。
雖然相距多年,但張浩聽了這段故事,心中還是不由對那風水先生心生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