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但有紅旗處,皆唱大明歌。(第1/3頁)
章節報錯
奉天殿。
朱標和朱元璋,朱雄英三人,加上剛剛到來的李文忠,正圍坐在一起吃“燻鍋”。
燻鍋,火鍋也,漢代就已經出現,又叫做“鼎食”。
宋代因為經濟發達,酒樓茶肆極多,也推動了火鍋等食物的發展,而元時忽必烈愛吃羊肉,有庖廚發明了涮羊肉,故而以銅鍋涮肉的形式也開始廣泛出現。
“爹啊,怎麼樣,好喝嗎?”
朱雄英端著一杯自制的“快樂水”,笑眯眯地問對面的朱標。
朱標則是微微閉眼,細細品著手中加入冰塊兒的“快樂水”,滿足地點頭。
誰能拒絕吃火鍋的時候,來一杯冰鎮快樂水呀!
要想完全做出可樂,現在根本不可能。
但是做出有可樂味道的甜水飲料,這並不難。
檸檬皮,蜂蜜做的焦糖,冰塊兒,香菜根和碎末,如果沒有檸檬,橘子皮也可代替,朱雄英還發現,用柚子皮也可調出味道來。
除了快樂水,還有涼茶,蜂蜜水等冷飲。
菜式極為豐富,雞鴨魚羊,各色肉片。
“可惜沒有辣椒……”
吃著麻醬調料,朱雄英總覺得差點味道,沒辦法,這個時代能吃上這麼一桌,那已經是夢裡想過的事情了。
李文忠寬厚的臉頰上浮現出愧疚神色,對朱雄英道:“雄英吶,你所說的辣椒,叔讓各地海商多加打探,還未從西番處打聽到。”
“無妨。”
朱元璋手中持著箸,夾起一筷子肉來放入嘴中,豪氣地咀嚼著,說道:“既然此物在那美洲之地,待咱收復了大唐渤海都護府舊地,抽出手來,就從遼東以北派船去尋。”
“西番沒有此物,咱自己去取!”
“還有安南,交趾重地,轄制南海,此處多有海商往來,且交趾多有良田,盛產稻穀,自古以來就是我漢家故土,需得收回才是。”
“皇爺爺威武霸氣!”
朱雄英哈哈大笑,對著他豎起了拇指。
不過他下一秒就憂心忡忡地道:“收復遼東交趾並不難,難的是實現長治久安,如今太學就要開了,大明皇家銀行已經在各地展開業務,大明皇家學院也要開學,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發展人才。”
“皇爺爺,您和爹,都多一點點耐心,這五年咱們耐著性子打磨內政,勤修政務,多的不說,先將各地鹽政推行開來,鹽乃賦稅根基,我大明每年發出的鹽引價值六百萬兩銀子,收回來的白銀不過二三百萬兩,這鹽稅流失太過嚴重!”
朱標也眯了眯眼,他寬潤臉上浮現出一絲凝重,道:“江淮等地鹽場,多被地主土豪霸佔,鹽場主人找工人曬鹽打鹽水,若是不偷賣私鹽,難以維持,因為他們一要給官府交一份稅,二還需被地主盤剝一份租子,這私鹽氾濫,一是因為暴利,二是因為九邊鹽引之需,實則暴利之下,皆是我大明百姓的血汗。”
朱雄英拿起一根竹子做成的漏勺,將火鍋裡的鵪鶉蛋給撈出來,將鵪鶉蛋給朱元璋,朱標,李文忠一人撈了一個,這才坐下,嘆氣說道:“爹,何止是鹽場,棉花也一樣。”
“江淮地主,種棉久,且多有土地,他們就抬高棉價,不準其他地方百姓種棉,其他地方,似河南中原等地,但凡有人培育棉種,就被江淮棉廠主人派人搗亂,或是採摘季節縱火,或是被人偷採,我掌管國安司不過個把月時間,從毛驤那得到的這種訊息就不下數十,這還是毛驤有意篩選過的。”
“如今朝中政事,皇爺爺和爹做的很好,咱就得抓大放小,把握政策走向,執行,咱也抓不到,那就多設立監督監管耳目,盯著這幫官吏。”
“似往常,別說咱們祖孫三代湊一塊兒吃頓飯,我連爹的面都見不太著……”
朱雄英說的是實話,之前朱標實際上承擔了丞相的重任,每天要處理幾百件事,有時候多了要處理上千件大事。
就算是神,長期以往,也頂不住。
朱標卻有些心疼地看著朱雄英道:“你這段時間可是寫了不少書,身子能熬得住麼?”
朱雄英若有所思地看了朱標一眼,清了清嗓子道:“爹,你放心,我身體健康,常茂舅舅還找來許多草藥,每日給我打熬身子骨,他說我就算不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也是那種天賦異稟的強人,我外祖開平王號稱常十萬,我起碼是朱一千。”
“我倒是不怕身體出毛病,我是擔心有人對我下手……”
朱標,李文忠,皆是眉頭一皺。
朱元璋淡笑道:“朝中已有大臣進言,說雄英不修儒學,有違聖孫之道。”
朱標冷哼一聲。
他面慈心善,但也有菩薩雷霆手段,絕非是什麼善男信女,之所以顯得他寬厚,那是因為和皇爺爺朱元璋比起來,他的確善良許多。
“爹啊,這個暫且不說,你們放心,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如今我皇明只要按照一五計劃走完,不說多的,全國大部分老百姓都有地耕種,而且大明皇家銀行,隨著軍驛開遍各地,也就能慢慢掌握全國的經濟命脈。”
“再以大明皇家銀行發糧餉給各地衛所兵,掌握糧草後勤,抓住槍桿子,我大明就已經強大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