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北元的天元皇帝要投降了,連天元皇帝都投降了,那大明豈不是天下之主了?”

從漠南到漠北,東到遼東,西到極西之地的撒馬爾罕,喀什噶爾,八剌沙袞等地,甚至更遠處的金帳汗國,無數的蒙古部落都得知了這個訊息。

與此同時,很多流落在草原上的小部落紛紛投奔到了北元時期的上都開平。

因為開平,成為了大明在長城之外,唯一指定的口岸,擁有許多大明長城裡才有的商品貨物。

長城的作用,除了防禦,也是經濟長城。

它在經濟上的作用,甚至遠遠超過防禦。

此時的開平稱已經成為了大明的“蒙城”,因為他是大明蒙王朱允炆的就藩地。

而另外一些部落,如維拉特部,還有自認為北元皇帝背棄了祖宗的自稱韃靼人的蒙古部落,卻遠離了蒙城,他們決心固守成吉思汗的榮耀,堅持蒙古的傳統,實際上他們並非是黃金家族。

蒙古之地的格局,現出眾多的變局。

幾乎是同時,自帖木兒汗國有一支使團來到達了長安,秦王朱慡還有王妃王敏親自在長安迎接了這支使團,使團的首領赫然是窩闊臺的後裔,鬼力赤。

他奉帖木兒汗國大汗的命令,前來表達對大明的誠意。

實際上,他根本不服從帖木兒汗國,剛一到達,就對秦王朱慡表示,希望大明能夠資助他,讓他對付帖木兒那個黃蒙古瘸子,著實讓秦王朱慡摸不著頭腦,但是王妃王敏和側妃鄧氏都是對視不語,對這個鬼力赤忌憚頗深。

一個懂得左右逢源的蒙古部落首領,若是栓不牢,必成大患。

而在漠南蒙古,天元帝派遣他的長子天寶奴與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率領千人的求親隊伍,啟程前往北京,回覆大明天子朱標的賜婚,並且覲見大明太上皇朱元璋陛下。

遼東的納哈出聽聞,坐不住了,顧不得其他,親自率領一萬精兵,將在大明和高麗邊境鐵嶺搞事情的高麗人驅逐,並且將高麗趕出圖門江,一路殺到高麗境內四百多里,基本上將高麗之前趁著大元內亂侵吞的國土奪回,直到大明太上皇陛下傳令讓他前去北京覲見才停下。

繳納了這個投名狀,高麗再也不敢越境。

畢竟,納哈出將他的兵丁全都部署在高麗和大明邊境,足有十餘萬人。

整個大明的東北方向,都振動起來。

燕王府中。

朱棣聽說自己將要去安南坐鎮,總理南方軍務,激動的坐立不安。

他和自己的王妃徐妙華正在促膝長談,這時忽然侍衛前來稟報,說是太子殿下駕到。

朱棣慌忙出來迎接,朱雄英已經到了門廳。

他笑道:“我說今日喜鳥叫的歡快,原來是太子殿下駕到。”

說著就要行禮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