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來不及喘氣,忙說道:

“北元平章乃兒不花,大將萬戶索林帖木兒,率三萬軍,自張家口堡犯邊!”

朱標和朱雄英全都翻起身來。

朱雄英皺眉道:“大舅你勿要著急,妥善說來。”

他小跑著到一邊,給鄭國公常茂端來一杯茶,等常茂喝下,他才氣喘吁吁地將這軍情道來。

這條情報,是國安司的僧人傳來的。

如今,大明國安司的情報來源,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和尚,喇嘛,各類平民。

一個是大明錦衣衛自己的商隊。

和尚和喇嘛,在此時的大明北方,地位尊崇,強盜攔路劫徑,都不會對和尚下手,故而和尚能夠有很大的身份便利,探聽情報,而且這個時代的和尚和道士一樣,大多都會醫術。

行醫,可以便與佈道。

大明的北方,燕雲之地,國安司的諜子和尚,是主要情報來源。

常茂細細講來,此情報來自於張家口堡,也就是前世的張家口。

前世,堡宗出國留學,就是在張家口附近的土木堡,拿到了入學通知書。

此地距離北平不過二百多里。

此地現如今並無衛戍堡壘,但是此地西山山腰上,有許多洞窟,和尚,番僧,喇嘛,道士,常在此地掛單歇腳。

久而久之,此地形成一座寺廟,名為雲泉寺。

因為靠近草原,張家口此地,寺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佛寺,他的主持是個番僧,行的是藏傳佛教的衣缽,但是漢傳佛教和尚也掛單,而在這裡住的最多的卻是道士。

寺廟上部,以道士為主,山腳也是和尚為主。

最初,此地是全真道士傳道的洞府。

大元時候,因為長春真人丘處機的緣故,北方,尤其是遼東等地,全真道家道士眾多,許多道人四處行醫佈道。

有周圍的蒙古牧民,漢人百姓來此求醫,漸漸的在周圍聚集起來,有漢家丹門沁貨郎,蒙古王公貴族的行商管事,甚至還有南方的行商,聚集在此,在這裡進行集市。

茶葉,鹽巴,鐵鍋,鍋鏟,棉布,絲綢,蜀繡,藥材,你能想到的貨物,都有色目商人和漢人的商隊拉到這個地方,和蒙古人交易各種皮草,牛羊,騾馬。

對於蒙古人來說,皮草和牛羊就像是漢人的稻穀,養一匹要不了多久就生崽子,然後崽子再生崽子,三五年間,就能有一群牛羊。

但是對於漢人,牛可以賣給官府做耕牛,也可以賣給衛所軍戶做軍牛,羊可以賣肉,可以賣羊皮,一隻羊從蒙古人手中收來不到半塊錢,賣出去可以得錢一塊五。

此地靠近北平,只要從蒙古人手中收過來,就能立即出手。

又因為,靠近天津衛不遠,從南方海運貨物再用車隊拉來方便,三倍的利潤,讓許多商人蜂擁而至。

其實在大元時期,周圍的定居百姓,就固定來此地趕集。

而且雲泉寺,在每年四月初八,還固定有佛會,法會,周圍信徒信眾,前來趕集上香,順便購買各種生活物資。

初一十五,也有小集。

洪武初年,因為戰事頻繁,略有影響,洪武十五年之後,經濟迅速發展,很多北方的商人發現這張家口堡有商機,如今聚集的居然有上千人,長期在此地進行貿易。

明軍沒有在這裡建立衛所。

蒙古人也沒有對這裡過於騷擾,因為騷擾太甚,他們會買不到鹽巴和茶葉。

此地,就是如今大明的燈下黑,蒙古人和漢人聚集交易,但是北元和大明都沒有刻意的去管理。

錦衣衛國安司,發現此地重要,很容易探聽到北元情報,於是在這裡的雲泉寺,廣派和尚道人諜子,還有自己的商隊。

“我國安司在張家口堡的和尚諜子探明,大元平章乃兒不花,大將萬戶索林帖木兒,率領自己麾下部帳共四萬餘人,正在向著張家口聚集,其前鋒探馬,已經到達張家口堡,因張家口堡無宅邸,讓雲泉寺的和尚收拾禪房,與乃兒不花和索林帖木兒居住。”

“哦?”

朱雄英和朱標對視一眼。

朱標皺了皺眉,說道:“鄭國公無需緊張,此事恐怕也並非是壞事,這乃兒不花,可是洪武九年降而復叛的官山衛指揮?”

常茂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