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李善長無非是問天下多要了兩分田(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善長臉頰消瘦,精瘦如老狗。
自胡惟庸案之後,其實李善長多半摸到了這位多疑天子的心性,天子並非想要對自己開刀,但伴君如伴虎,有時候實則是身不由己。
除了大朝會,其餘時間各部官員都在各自衙門辦理朝事,李善長端坐在自己官邸中,等著上朝的小轎,昨夜去拜訪徐達,他其實是存了幾分請徐達說情的心思,誰知徐達卻送了他一首金主完顏亮的詩,何也?
無非是因為完顏亮殘暴狂傲,更是做出弒君稱帝之舉……
昨日回來,李善長就將自己兒子,兄弟,子侄輩的後輩交到書房中,悉心交代一番。
貪贓枉法之事,做不得。
其實上位對功臣犯法,放的較寬,但那也分人,如今他們這些淮西老人還能笑若自如,無非是因為前邊兒還有降黨和前元舊人,這些人貪贓枉法者眾,聖上都沒怎樣,自然也不太會把滾滾屠刀殺到自己頭上,畢竟我等淮西舊人,大都有免死金牌。
就像是胡惟庸,不過是個淮西小吏出身,靠著諂媚聖上獲得高位,還害死了誠意伯劉基,對我等久隨上位的老人下手,著實該死!
他的官轎已到,這官轎十分寬敞,在下人攙扶下進入轎中之後,先前那面板白皙,身材豐腴的女婢和小書童都已在轎中恭候。
李善長默不作聲,在轎中坐下,他習慣性地將自己紅紫官服掀起,又敲了敲老寒腿膝蓋,眸子卻不由得看向了一邊放著的另一瓶老酒,此酒乃是濠州所釀,故酒沉香,昨日送徐達時,多拿出來了一罈。
李善長端起那酒,悻悻然掀開酒封,輕輕嗅了嗅,微微眯著的眼神露出精光,嘆道:“吾不知酒……”
李善長從不飲酒。
這一切不是因為他的年紀,而是因為他是書生,還有一個,他怕自己飲了酒,會忘記某些事來。日月奄有中華天,我李善長自上位卑微時便在麾下,上位最落魄時,被郭子興趕去和陽送死,是我李善長和徐達,率數十淮西鄉黨誓死追隨,上位率軍去攻元軍,又是我李善長率和陽老弱獨守孤城,力保和陽。上位開國,我李善長首言勸進……
土地錢糧,吏治後勤,我李善長為皇明鞠躬盡瘁。
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
“我李善長,無非是問天下多要了兩分田……”
他將那酒放在一邊,眯眼長嘆,蕭何尚且自汙,何況是他李善長?
他不由又想起這些年和聖上情誼,平陳友諒,平張士誠,平福建陳友定,平廣東何真,皆是我李善長在上位身側,為他募兵,募糧……
元朝以右為尊,但是因為上位曾被小明王封為左副元帥,大明建國後,為表尊崇,特意將李善長封為左丞相,且以左為尊,顯示對李善長的尊崇。
如今淮西鄉黨已經尾大不掉,且勢力越來越龐大,他李善長在淮西老將中聲望隆重,就算他有意歸隱,又豈是他李善長能歸隱的了?
先不說李善長兄弟輩,子侄輩都已是侯爵滿門,功勳授田良田幾千頃,遠方表親在地方都是稱王稱霸,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不為過,而且後輩子侄,遠房表親在地方上卻也多有貪贓枉法,他想管也管不了,何其悲哀。
終是難善了,豈不聞敵國破,謀臣亡。
就算是徐達,他能獨善其身,子孫後輩焉能?
上位絕非是刻薄寡恩之人,但是有些事,由不得他李善長做,也由不得上位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