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伴,這位大臣是?”

朱雄英見那位儒臣正痛心疾首,一副剛正不阿模樣,不由得也是心裡一慫。

要知道這時代,天地君親師,除了天地父母至親外,就老師最大。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做學生的不認真學習,老師是可以拿著戒尺狠狠打板子的。

周寬看了一眼,道:“似是李希賢,春坊庶子,乃江左名儒。”

朱雄英吐了吐舌頭:“就是那位將湘王額頭打傷的李希賢?”

他眉頭一皺,連忙退至眾人身後。

這位李希賢可是出了名的壞脾氣,皇爺爺朱元璋安排他在文華殿授諸王經訓,因為湘王頑劣,竟然以筆管擊之,將湘王的頭都打破了,鮮血直流。

皇爺爺朱元璋氣得跌腳,準備收拾李希賢。

但是馬皇后卻勸告他,不應為子責師,而太子朱標也一起勸告,朱元璋雖然生氣,最後卻也沒拿這位鐵頭先生怎麼樣。

方孝孺見李希賢有辱斯文,忙上前去見禮勸告。

朱雄英則是趁機退出了文淵閣,尋了一處偏僻小殿,準備練會兒功,等鐵頭先生李希賢訓誡完發完火再進去。

文華殿平時不僅是東宮,也是太子辦公的場所。

此刻,太子朱標就在這裡不遠的地方處理政務,因此常能遇見當朝重臣。

朱雄英溜達出來,尋了個有欄杆的地方,把欄杆拍遍,擦拭灰塵,準備壓壓腿,拉拉筋,這拉筋骨,對養生的好處很大,活血脈,通經絡。

剛剛將腿放在欄杆上,卻見一位身材魁梧,寬肩細腰,國字臉,面相端正的大臣,領著一個小太監,從東宮正殿殿緩緩步出,瞧見朱雄英,這大臣寬潤一笑,喊道:“雄英……”

周寬則是連忙跪倒唱喏:“拜見曹國公。”

來者正是大明開國功臣,朱元璋的親外甥,大明曹國公李文忠。

他是大明開國功臣中,較少的文武雙全的統帥,自幼喜歡讀書,且研習兵書,帶兵作戰極為勇猛,十九歲獨自領軍,論功封曹國公,統領大都督府,監管國子學。

在胡惟庸案之後,皇爺爺朱元璋罷免左右丞相,任李文忠掌管全國兵馬,太子朱標執掌大部分政事,李善長從旁輔佐。

可以說,他就是當今天下,大明的兵馬大元帥。

而且,大明的夜不收諜子,多在他麾下,北元雖遠遁,但大明還殘留有不少北元的諜子和暗樁,元朝時蒙古人的諜子遍佈天下,主要以番僧,喇嘛,色目商人為主,還有很多牙行交行,茶馬商隊,都歸屬於元朝樞密院掌管。

當時忽必烈就說過,宋人擅用間。

間就是間諜,當時的西夏,大理,南宋,遼金,都有自己的間諜機構,元朝一統天下之後,表面上沒有公開的間諜機構,其實透過善於經商和記賬的色目商人,四處掛單的喇嘛番僧,編織起了一張遍佈天下的間諜網,如今大明仍然有不少北元諜子存在,一部掌握在北元皇帝手裡,還有一部分掌握在北元太師手中。

在被朱元璋稱為“天下奇男子”的王保保還活著時,北元大部分諜子聽命於他,此人極擅分析情報和用兵,兼具胡兒的驍勇和漢人的精明,事無鉅細過目不忘,曾經靠著諜報大敗明軍於漠北,一度讓北元恢復了幾分元氣。

朱元璋極為欣賞他,還曾經七次寫信招降王保保。

而李文忠,就是和天下奇男子王保保多次交手的當世頂級諜戰大師之一。

可惜,俱往矣。

王保保病逝,李文忠如今也是舊疾纏身……

“拜見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