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招攬(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繹自焚,潯陽宮城一場大火併沒有阻擋吳明徹大軍入城的步伐,杜氏眾人紛紛不願渡江,紛紛南下投奔陳霸先。
吳明徹領部眾撲滅大火後,便向建康報捷,也沒忘了往洛陽送去訊息。
高澄原有的謀劃是讓蕭繹求援,自己順勢逼退吳明徹的軍隊,控制江州,將蕭繹作為傀儡。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東梁佔據江州,讓高澄只得重新梳理對江南的佈置,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吳明徹以滅國之功,掌控江州綽綽有餘。
真要說一點準備也沒有,便是自欺欺人,原時空中,蕭繹就曾在江陵城中縱火,以圖書十餘萬冊殉葬。
但江東的軍事層面,便需要重新找個代理人,高澄隨即將目光投向了柳仲禮。
之所以是柳仲禮,而並非韋粲,無非是柳仲禮骨頭更軟。
韋粲毫無疑問是個硬骨頭,侯景之亂中,兵敗之際,左右勸他避賊,韋粲卻巍然不動,喝叱子弟拼死禦敵,隨他戰死的親戚有數百人之多。
這樣的人物不可能被收買,高澄敬重他忠義的氣節,也沒想過拉攏。
而柳仲禮則不同,能夠坐視蕭衍與其父柳津被圍困建康,自己卻在城外飲酒作樂,不忠不孝之人,正是吳明徹在江東的替代人選。
昭德五年(55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經過建康朝堂一番扯皮,蕭綱下詔,以其子蕭大心為江州刺史,封潯陽郡王,又以吳明徹為江州都督,封郡公,領兵三萬,掌江州軍事,輔左蕭大心。
再命柳仲禮領剩餘兵馬押送俘虜回朝。
訊息傳到潯陽,吳明徹擺酒,專為柳仲禮設宴以作踐行。
可柳仲禮存了一份小心,擔心吳明徹擺的是鴻門宴,要殺自己,奪取兵權,怎麼也不願意進城,直到一人以吳明徹使者身份走進柳仲禮的軍營,才終於請動了他。
“柳將軍很驚訝?”
來人雖然只是穿小卒袍服以作遮掩,但柳仲禮卻認出了他,正是前些時日投奔北齊的西梁大將王琳。
“莫說是柳將軍,就連王某自己回到潯陽城,得吳帥接見的時候,也是驚訝得很。”
王琳自問自答道。
“吳明徹究竟是何意?他就不怕我向朝廷揭發!”
柳仲禮沉聲問道,他著實沒有想到吳明徹居然在背地裡投靠了北齊。
王琳笑道:
“此宴非是吳帥所設,是代齊主所請,柳將軍可願與我入城?至於揭發,柳將軍也大可將我綁去建康。”
柳仲禮沉吟再三,終於隨王琳進城,甚至只帶了兩名親信,都沒讓衛隊隨行。
既然把話都講明白了,是代高澄設宴,自然無需擔心安危,反而是要防止走漏了訊息。
外人將柳仲禮看作有勇無謀的莽夫,但也只是外人誤解,柳仲禮還是看得清天下大勢。
荊南為北齊所有,江州掌控實權的吳明徹更不用說,已經在背地裡降了齊,江東又有齊人駐軍,如今四梁之地,也只剩了陳霸先在廣州欲行篡逆之事,沒有了長江天險,以嶺南一隅之地,何以抗擊北齊。
無需為自己做太多心理建設,柳仲禮心中的天平已然傾斜。
此番願意隨王琳往潯陽城中赴宴,便是有意結下高澄拋來的橄欖枝,總要為自己與子孫的富貴考慮。
入城之後,柳仲禮更是意外見到了鄂州刺史侯景。
侯景與王琳秘密渡江,稱不上冒險,此時蕭大心還在建康才動身,江州處於吳明徹的掌控,安全得很。
“柳將軍,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