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使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得到通稟,獲知突厥使者來到北齊營門時,高澄忍不住長舒一口氣,阿史那土門能談、肯談就好。
擺明兵馬開打,那是談不攏才該乾的事。
高澄先命營中將士重振精神面貌,萬不可讓人瞧出疲態。
又命親信將鐵伐、鄧叔子二人喚來,交待二人不可自作主張言語,只得旁聽便是,與突厥對話還是隻能有一個聲音做主。
高澄多此一舉自然是顧及柔然人的感受,此番商談必然是對於柔然的安排,若揹著柔然與突厥相商,難免有背地裡出賣柔然人利益的嫌疑,雙方甚至可能為此離心。
鐵伐、鄧叔子對高澄的擔憂表示理解,也感激高澄坦誠的態度,答應等突厥使者離開再具體商討。
高澄準備妥當了一切,才命人將突厥使者迎入大營。
突厥使者此番不僅受命出使協商,更身負查探虛實的任務。
入營後,沿途所見北齊將士精神飽滿,便對其真實情況有了誤判,以為高澄真的做好了與突厥在慄水之畔大戰一場的準備。
突厥使者走進帥帳後立即與高澄見禮,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
“免禮。”
高澄抬手喚了一聲,又明知故問道:
“貴使此來,所為何事?”
“外臣受首領阿史那土門之命前來向陛下致以最崇高的問候,突厥受柔然欺凌多年,一朝反抗,所圖者不過是推翻暴政而已,陛下是中原皇帝,目光所及自該是混一中國,而非涉足草原,助紂為虐,陛下若能回師,突厥願為附庸,奉大齊為主,為陛下牧於漠北。”
突厥使者話才說完,鐵伐便忍不住要出聲訓斥,卻被高澄狠狠瞪了一眼,才退了回去。
高澄放緩了神態,與突厥使者笑道:
“朕非只是中原皇帝,更是柔然所尊天可汗,又如何能置其生死於不顧,朕此來,也是帶著化解兩族恩怨的誠意而來,天下皆聞,朕不好鬥,好為人解鬥,不知突厥與嚈噠人的衝突,是否也要朕為雙方化解?”
突厥使者心裡一咯噔,強笑道:
“陛下莫要說笑,突厥與嚈噠早有盟約,又如何需要陛下化解。”
“柔然強盛,嚈噠自是與鄰為善,然突厥坐大,僅一山之隔,又怎能使嚈噠心安,朕所為,不過是派遣三萬騎北上,與嚈噠人詳述實情,與他共獵於金山。”
高澄輕飄飄一句話,卻讓突厥使者再也笑不出來,他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漬,轉移話題道:
“陛下莫要再戲弄外臣,金山縱使有事,旦夕之間也難以顧及,不如還是談一談庵羅辰部的歸屬。”
高澄冷哼一聲,說道:
“頭兵可汗(阿那瓌)戰死,庵羅辰已繼任為汗,其貴為柔然可汗,去留歸屬如何能由你我私自決定。”
突厥使者一聽這話便來了精神:
“庵羅辰曾言,只求能與其麾下將士及家卷脫身,隨行婦孺願奉於突厥,首領已經答允了此事,願為其放行,還請陛下莫要再幹涉。”
高澄聞言臉色一變,他知道定是自己來之前庵羅辰堅持不住才答應了這番條件,但自己北上要的就是人口,哪能任由突厥將婦孺盡數吞下,當即翻臉道:
“庵羅辰雖有柔然可汗之名,其勢不可與往日計,如今身陷重圍,生死更不由己,若無朕的扶持,免不了遭遇亡國滅族之禍,又何敢自專。”
說罷,看向鐵伐、鄧叔子,問道:
“二位以為如何?”
鐵伐早就想開口了,此時得高澄授意,當即站出來憤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