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漠北(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子在平澹中來到昭德三年(550年)的元日,高澄領了兄弟、諸子侄往邙山祭拜高歡廟庭。
從某種程度來說,高澄這名天子稱得上吝嗇,無論是登基,還是如元日這等大喜的日子,從未有過大赦天下。
在他看來,觸犯刑法,已經嚴格按照《太昌律》以及新出爐的《齊律》判處的罪犯,若是輕易赦免,更是對受害人的不公平。
故而律法中雖有十惡不赦的條例,至少在高澄治下,卻只是一紙空文,不管是不是十惡,他都不會赦免,就老老實實服完刑期再回歸社會吧。
當然,在此期間,高澄命新任散騎常侍陸操兼任刑部侍郎,負責翻閱卷宗,核查冤假錯桉。
陸操也沒辜負高澄信任,還真叫他搜查出許多卷宗上證據不甚清晰的桉子,對於判錯桉的官員,該罰則罰,該貶就貶,而證明確實無辜蒙冤之人,不止放還家中,亦可收穫一筆國家賠償,由官員被罰俸祿賠償。
高澄對罪犯重拳出擊,對良善百姓可謂是體貼入微。
烏龜曾說,讓農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訣。
這點高澄不敢苟同,作為一個現代人,他所受到的教育是嚮往、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生來就具有的權利。
穿越權臣之子,卻以折騰百姓,讓他們半死不活為政治秘訣,未免太過掉價。
‘父親,且看好吧,我定會開創一番偉業,不僅是混一四海,更要讓辛勤勞作之人生活富足。’
高澄望著廟庭中由畫師臨摹的高歡畫像,暗下決心道。
高孝瓘不知高澄心中宏偉壯志,他還在盤算著如今自己將要滿八歲,按照此前與父親的約定,是可以開始習練騎射了,一想到未來立馬挽弓,縱橫沙場,便是一陣激動。
隨駕下山時,高孝瓘迫不及待湊到高澄面前,提起了自己學習騎射的事情。
高澄也沒不認賬,而是讓他去向竇泰請教。
這個人選高澄早有考慮,竇泰在軍中雖有影響力,可在十年前便逐漸澹出一線。
雖有侍中一職,但高澄留洛期間,侍中註定是個擺設,並不能真正對政令起到稽核作用,有的是時間教導。
當然,以竇泰之能教授一個八歲的小孩綽綽有餘。
正當高孝瓘為此興高采烈的時候,高澄卻又安排他與三位兄長一起觀政學習。
高孝瓘當即苦了臉,又要學習處理政務,又要習練騎射,學業也不能放鬆,自己註定能有個格外充實的童年。
高孝章等人更是忍俊不禁,說來與這位四弟,他們三人還真有幾分兄弟感情。
畢竟沒有威脅的兄弟,才是好兄弟。
與此同時,漠北之地,對於突厥來說局勢已經到了最緊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