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撕破臉(第1/2頁)
章節報錯
“鮮卑豎子欺人太甚!”
蕭繹化身桌面清理大師,將身前的長桉踹翻,底下一片狼藉。
他早年因病一目失明,剩餘一目惡狠狠地瞪著來使,恨不得當場就將北齊使者推出門斬了。
杜氏諸賢與王僧辯等人紛紛勸阻,請求蕭繹息怒。
蕭繹這才強忍怒氣,書信一封,向高澄解釋襄陽刺客並非由他主使,自己受命鎮守邊疆,沒有大梁天子的命令,不敢擅自離境,還望齊主諒解。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其父蕭衍曾為竟陵八友,在文壇享有盛名,蕭繹自然也是才華橫溢,人稱文章、書法、繪畫三絕,一篇《答齊主書》文采斐然,哪是北方姓高的一家子戲精能夠比擬。
當然了,做演員也是正經行當,不丟人,甭管演技是好是差,願意演,就表明講規矩,若連演都能懶得演了,才叫禍事。
北齊使者得了書信趕緊告辭開熘,方才蕭繹發怒,他還真以為自己要交待在這。
大堂內只剩了蕭繹與其一眾文武親信,謀主杜岸擔憂道:
“大王雖去信解釋,然索虜必不罷休,還請大王早做準備,以御外敵。”
與蕭繹同樣只有獨眼的杜嶷直言道:
“這分明便是高賊嫁禍,試圖犯我江陵。”
杜嶷這隻眼睛是早年間與東魏交戰丟的,當時他眼睛中箭落馬,東魏騎兵縱馬使長槊來刺,奈何他膂力絕人,居然忍著劇痛以步殺騎,奪了馬匹而走。
此人能開四石弓,使二丈五尺長的馬槊,麾下有敢死隊一百七十人,每戰必領敢死隊衝鋒陷陣,總能殺敵數百人,以驍勇聞名。
連杜嶷這樣的武夫都能看透的事情,蕭繹又怎會不知,他當即以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的身份,調遣荊南部分州郡兵北上協防江陵,又派遣使者往建康求援,同時下向包括竟陵(湖北天門)太守王僧辯在內,江北各城守將通報訊息,命他們嚴加防備。
當然,對於王僧辯這等心腹,也多交待了一句,若城池不可守,則撤回江陵。
高澄在襄陽擁兵十五萬,兵鋒太盛,避其鋒芒也是理所應當。
當然,也有擔心王僧辯等人城破降齊的原因。
蕭繹此人,才能不及高澄,猜疑之心卻不遑多讓。
竟陵太守王僧辯得知訊息,認準北齊必會南下,立即徵發城內百姓協助守城。
王僧辯並非南人,他本是北方烏桓族人,姓烏丸氏,四十年前隨其父棄魏投梁,其父改名王神念,他便也姓了王。
如羊鴉仁那等北歸漢人都屢屢遭受南人排擠,又何況是王僧辯這等北歸異族,並不是所有北歸人都能和羊侃一般受南梁朝堂禮敬。
所幸王僧辯在南歸後便一直追隨蕭繹,先是擔任左常侍,隨後又歷任湘東王府行參軍、中兵參軍、府司馬等職,熬到五旬年紀,好不容易坐上竟陵太守的位子,號雄信將軍。
對於蕭繹的提攜之恩,王僧辯感激在心,至於降齊重歸北地,他從未有過這般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