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瑜將果子帶回麟趾閣,這是諸皇子讀書的地方,高孝琬只嚐了一顆,向兩位兄長表示感謝後,便不再多吃。

高孝瓘啃著二哥帶回來的果子,甘甜的滋味溢滿口腔。

來不及多回味,眼見一旁四歲的高孝琮狼吞虎嚥,盆裡的果子所剩不多,高孝瓘抓起一顆詢問道:

“二哥,我能否留一顆晚些時候再吃?”

這種小要求,高孝瑜當然不會拒絕,他與高孝章、高孝琬暗地裡鬥得厲害,卻也不會殃及老四這個小透明,至少明面上也樂於在高孝瓘面前展現寬容親和的兄長做派。

誰都知道高孝瓘生母不詳,毫無威脅,若連他都容不下來,落在外人眼裡,與胡亥又有什麼區別。

批閱奏章的高澄早就知曉了兩個兒子在婁昭君面前的謙讓,雖說戲假了點,但結合他們的年紀,騙過婁昭君倒也不意外。

兒子會演戲,總比性情耿直要強,大齊文武被他薰陶多年,耳濡目染下,一個個幾乎都成了戲精,吹噓蕭淵明的那場群戲,足以證明。

若不精明一點,保準被這群人耍得團團轉。

麟趾閣放課後,內宦通稟,皇四子求見。

高澄早就聽說高孝瓘留下一顆果子不吃,此刻見他舉著果子跑進門,不由大感欣慰:

‘想不到我高子惠還有一個這麼孝順的兒子,遇著好吃的,也不忘給他父親留一份。’

不等高孝瓘開口,高澄便笑道:

“慢點走,莫摔著,等會你隨為父出宮,今夜便留在瑤光寺。”

高孝瓘聞言,立即將果子收進懷裡。

高澄見狀眼角抽搐,暗示道:

“你二哥給的果子可還好吃?”

未滿七歲的高孝瓘樂呵呵道:

“滋味甚美,父親若是想吃,孩兒去祖母那討要些過來。”

心累的高澄揮揮手,無奈道:

“罷了,隨為父出宮吧。”

今日天色尚早,之所以早早出宮,是為了往孫府拜祭。

孫騰在高澄南征期間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作為高歡微末時的舊友,任晉州刺史時的長史,又為高澄四次作媒,孫騰與高家父子的情誼無需贅述。

高澄在前線得知訊息,下旨追贈使持節、太師、開府、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諡號為文,是為咸陽文王,其子孫鳳珍依例降爵一等,為咸陽郡公。

此行高澄亦帶上了孫騰義女,九嬪之一的元玉儀。

出孫騰府上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高澄命人將元玉儀送回宮中,自己則帶著高孝瓘去了瑤光寺。

“阿母,你快嚐嚐,這果子可好吃了。”

高孝瓘將果子舉到母親嘴邊,喂她吃了一口,連忙問道:

“好不好吃?”

瞧見兒子期盼的眼神,元朗皇后心裡的甜意比唇舌間更濃:

“好吃,瓘兒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