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澄索要蕭淵明瓦解淮陰守軍人心,段韶便派一支騎兵快馬將其送往淮陰城下,自己則與彭樂等人領主力騎軍牽馬步行。

畢竟代步的馬匹都被高澄蒐集去,假作騎兵掩人耳目,押送蕭淵明的那支騎兵都是硬生生湊了一人三馬。

斛律金五萬州郡兵為誘餌,陣亡兩千餘,留了兩萬八千守壽陽,剩餘兩萬人隨段韶等人一同東行,與高澄匯合。

淮陰守軍僅當地州郡兵數千人,此時城外卻有北齊十萬戰兵步卒,九萬州郡兵,也許圍攻一兩日就能破城。

但高澄向來是個該省省,該花花的性子,淮陰守軍初始不降,他也不攻城,等蕭淵明送到了,拉去城下轉一圈再說。

當蕭淵明被押至淮陰城外大營時,並未得見高澄,甚至還沒入營,就被軍中都督尉興慶給提了往淮陰城下示眾。

果然如高澄所料,淮陰守將眼看蕭淵明被擒,知曉壽陽失陷,外無援軍,也不再作掙扎,開城向北齊請降。

高澄親自納降,入城後卻讓尉興慶將蕭淵明帶來,當著蕭淵明的面對尉興慶嚴厲訓斥道:

“貞陽侯,朕之貴客也!你怎可如此折辱於他,還不速速向貞陽侯請罪!”

尉興慶給高澄當了許多年的親信都督,知曉自家天子究竟是個什麼性子,連忙向蕭淵明賠罪。

蕭淵明連稱不敢,心道:

‘嘗聞高澄好作偽,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分明是他授意這人將我捉去城下示眾,偏偏又要故作不知。’

想是這樣想,但他也不敢說穿,萬一高澄惱怒,把自己殺了,那多划不來,據說這高澄勸降從不說第二遍。

就在蕭淵明打算只要高澄一開口勸降,自己就伏地叩拜謝恩的時候,卻聽高澄感慨道:

“每逢大戰,民生艱難,朕平生不好與人鬥,故求婚於梁主,奈何受其辱,否則,何至於此。”

“此中定有誤會,興許是建康有小人蠱惑君上,外臣願為陛下書信,向朝堂表明求親誠意。”

蕭淵明唯唯諾諾,也不敢反駁分明是你高澄自己造謠,非要把屎盆子扣在我家陛下頭上。

高澄搖頭道:

“事以至此,又如何再結秦晉之好,不過朕確實有意由貞陽侯為我書信一封,如今合肥有守軍三萬,貞陽侯受命主持淮南戰局,想來守城將領與蕭君有舊,不知蕭君是否願為朕去信勸說。”

原來蕭衍為蕭淵明調派十萬水陸大軍,其中四萬守壽陽,三萬守合肥,另有三萬水師策應,如今得知壽陽城陷,受蕭淵明指派救援淮陰的三萬水師已經退往合肥,高澄希望蕭淵明能為自己勸降合肥守將。

蕭淵明心道: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高澄折節下交,果然另有圖謀,只是他未免太高看了我。’

蕭淵明並無把握能為高澄說降合肥守將,因為此時鎮守合肥的正是八年前逃回南梁的大將蘭欽。

蘭欽因在關中大敗,隻身逃回南梁,獲罪被貶,故而並未參與交州之戰,便也逃脫了被南安侯蕭恬密謀毒害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