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定叛亂(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歷史的真實性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張師齊,也不忘把高澄與元善見相見一事,如實記載:
‘帝與樊子鵠密謀,欲害大將軍澄,事洩,乃請罪於澄。
澄曰:陛下無罪,此逆賊蠱惑人心之舉耳,澄知,陛下於高氏,無生二心。
帝乃泣曰:貴我者,大將軍與高王也。大將軍為我掩過,全我名節者,亦大將軍也。善見願盡心侍奉,以報大將軍恩義。
澄曰:陛下天下至尊,何言侍奉他人!
帝羞愧,不能對。’
雖然當事人元善見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跟樊子鵠密謀,但張師齊說他是,他就得是。
因為筆在張師齊手上。
不把元善見黑個徹底,怎麼顯示大將軍的寬宏大量,將來大將軍篡位,那也是元善見苦苦相逼的結果。
大將軍步步退讓,卻換不來元善見良心發現,最終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高家父子可是一心要做大魏忠臣的。
張師齊都決定了,以後修魏史,必須整個忠臣列傳,褒揚忠貞之士,而高家父子必須擁有名字,還要是第一、二位。
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高澄,卻被不慕虛名的小高王一頓訓斥。
這也是自尉景一事後,張師齊第二次受到高澄的訓斥。
在如實記錄尉景一事時,張師齊不忘小高王的教誨,記錄高澄的罪過,於是又寫下高澄吃牛一事。
等到高澄有閒心翻閱記錄時,看著一連串的吃牛記錄,瞬間黑了臉。
他覺得這記載要流傳後世,後人非給自己取個牛皇帝,或者齊牛帝的名號不可。
2k
訓斥之後趕緊命張師齊修改,並收回記過之言。
臨了,高澄還暗自感慨,人的道德水平一高,別人雞蛋裡挑骨頭都找不到黑點,不然張師齊怎麼只抓著吃牛的事不放,翻來覆去的寫。
不管怎麼說,元善見緊提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不用擔心受到樊子鵠的牽連。
當然,也許是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太憋屈,回到宮城,在只有心腹在場的時候,少不了又是一陣哭訴。
高澄並不知道元善見的委屈,也沒時間理會。
樊子鵠在兗州公然叛亂,汙衊忠良,說賀六渾欺凌天子也就罷了,他高澄什麼時候欺負過天子。
有人在自己面前說天子的壞話,高澄都恨不得殺了那人,再戳聾自己的耳朵。
張師齊是用筆寫的,不是用字面意義上用嘴說的,當然不算。
這麼一個大魏忠臣,被人潑了髒水又怎麼能忍,於是高澄點齊洛陽京畿兵一萬一千人並一千親衛西進,過虎牢時,又加北豫州刺史段韶及麾下五千步騎,至大梁(河南開封,斛律光麾下三千人也整裝待發。
駐守南方的高敖曹、堯雄,因高澄擔心南梁湊熱鬧,並未被調動。
高澄過大梁後卻放慢了行進速度,與侯淵演了那場戲,哪需要侯淵戰場起義,安心等著送人頭過來便是。
若是侯淵退縮,不想辦法將樊子鵠、大野拔的人頭送來,他高澄就把侯淵的書信給樊子鵠等人送去。
小高王在不當人這一方面,從來都是不當人。
面對高澄合計兩萬大軍,號稱十萬人逼近,樊子鵠向大野拔與侯淵求援。
南青州刺史大野拔領軍至兗州治所瑕丘(山東濟寧城外,樊子鵠出城迎接自己這位鐵桿好兄弟。
不久,青州刺史侯淵領軍抵達瑕丘,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