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並不知道高澄為何執意將趙貴視作突破口,在這一時空中,趙貴也僅僅只是在秦州被可朱渾元驅逐的敗績。

但他還是答應了高澄在戰前的安排,畢竟所謂西魏六軍統帥,看上去個個都挺勐,好像也就只有趙貴有過拉胯過往。

就如同高澄信任斛律光的目力,高歡也相信高澄的判斷,在獲知趙貴位於地方左軍以後,高歡立即調集彭樂、竇泰兩人各領一萬精騎埋伏於右翼。

對此,高澄猶嫌不足,獅子搏兔,亦當用盡全力,更何況趙貴也不算是他兔子。

他又將京畿軍騎卒近萬人,盡數交予高敖曹,使其一同與竇泰等人待命。

畢竟所謂戰爭,無非是用自己的強點打擊對方短板。

趙貴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如此福氣,能讓高家父子安排竇泰、彭樂、高敖曹這三位當世驍將各領萬騎招呼他。

但決心發動最後總共的東魏最先出動的卻不是三位驍將雲集的右路軍,高歡派遣大將莫多婁代文與潘樂各領兩萬人,與高澄麾下京畿軍步卒兩萬五千,共計五萬五千人的左路大軍,向西魏右軍方陣逼近。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高澄身負高氏未來,自然不會領軍奮戰於一線,他將京畿軍交由斛律光統管,侯淵、劉豐等人在戰場上皆受其節制。

方才大戰過一場的斛律光經過短暫休息,再度上陣,臉上卻不見疲態。

二十五歲的他正值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尤其是聽說段韶在徐州生擒梁將羊鴉仁,更是刺激到了斛律光,讓他鉚足了勁要在這一戰建功。

雖然沒有被分去右軍主攻,但哪怕只是羊攻吸引敵軍注意力,斛律光也下定決心要打得宇文泰心驚肉跳。

西魏右軍由李虎、獨孤信二人領軍,除各自麾下八千部眾以外,還各自兼領一萬州郡兵,共三萬六千人。

左軍由趙貴、李弼所領,亦有兩萬州郡兵助陣。

宇文泰早已在戰前重新架構了六軍,李虎、獨孤信、趙貴、李弼麾下盡是步卒,而騎兵則臨時被調撥至侯莫陳祟與於謹麾下。

這一役,宇文泰命侯莫陳祟兼領於謹麾下八千騎,共一萬六千騎作為預備隊。

而於謹則輔左宇文泰統御六萬州郡兵共蕭紀麾下五萬蜀兵為中軍。

東魏左軍行至半途,劉豐領京畿軍近一萬弓手止步,與敵對射,其餘步卒舉盾冒著箭雨前行,每跑出百餘步,總要停下來整理隊形,方才繼續向前進逼。

真要如電視機裡一般主將一聲令下,全軍埋頭衝鋒,以鬆散的方式衝擊對方軍陣,那樣的行為簡直就是在送人頭。

莫多婁貸文已經率領騎卒迎上對方出陣的輕騎廝殺在一起,斛律光與潘樂繼續領步卒撲向西魏右翼。

由於高澄已經將京畿軍全部騎兵,包括自己麾下四千武川騎卒全部調撥給了高敖曹。

斛律光麾下只剩步卒,他作為京畿軍步卒主帥,總不能一騎當先,不顧身後步卒們兩條腿苦苦追趕。

既然戰馬起不了速,身處一片步卒之間,孤零零如鶴立雞群,為避免暗箭或流失傷人,斛律光索性棄馬步行,時而挽弓,每次弓弦顫動,迎面方陣中總有一人倒地,引得奔跑中的將士們陣陣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