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柔然王庭。

早些年阿那瓌曾在洛陽避禍,受到過漢胡融合後的先進文化薰陶。

復辟後,他仿照中原官制,在王庭設定侍中、黃門郎等官職,又設秘書監,代掌文墨。

而擔任秘書監的則是一個名叫淳于覃的漢人。

淳于覃曾是汝陽王元暹的典籤,典籤一職始於南朝。

朝廷為監視鎮守地方的藩王而設,因其權勢特大,故有籤帥之稱。

淳于覃因受命出使柔然,被阿那瓌強留,方才改換門庭。

不過這也是一件幸事,若是留在中原保不準就要受元暹的牽連掉了腦袋。

元暹是被高澄以參與洛陽叛亂為名處死,可他當時約束諸子,禁閉家門,堅決不肯參與元亶、斛斯椿等人的謀逆。

毫無疑問,分明是被冤殺。

高澄跟元暹倒也沒有私人恩怨,而元暹又年紀老邁,更是不具威脅,之所以一手促成這場冤案,並且這麼多年不曾平反,只不過是要為泰州無辜死難者討一個公道。

元暹擔任泰州刺史時,因當地發生叛亂,故而大肆屠殺,百姓多有殃及,死者十之八九。

這個世道,沒多少人真把尋常百姓當人看待,因元暹一紙屠殺令,死難多少無辜者,可朝廷不以為罪,又轉任涼州刺史,後續在高氏掌權前後,官拜侍中、錄尚書事。

於是高澄便用了自己的法子,在洛陽叛亂後,處死的逆賊名單中添上了元暹的名字。

牢獄中元暹苦苦喊冤,高澄對此回應道:

‘汝陽王今日可知泰州百姓當年之憤慨?’

便不再理會。

此時,負責教授柔然公主漢話的淳于覃無暇緬懷舊主,他神色驚慌的從一間帳篷中逃了出來,抱頭鼠竄。

帳篷的門簾再被掀開,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拿著弓,氣鼓了張臉,衝著淳于覃逃跑的背影,口中不斷有鮮卑柔然語冒出,大致意思是你再敢來,我便一箭射死你。

能這般對待柔然秘書監的,也只有柔然可汗阿那瓌將要遠赴東魏和親的女兒,被元善見冊封的蠕蠕公主,鬱久閭氏。

蠕蠕公主自幼熱衷騎射時常在烈日下縱馬,故而面板被曬成了小麥色。

模樣遠不及同齡時的元仲華,與李祖娥更沒有可別性,但也能稱一句姣好。

貴族之中,少有貌醜婦人,這年頭沒有基因遺傳的具體學說,但道理還是這麼個道理。

蠕蠕公主見淳于覃跑沒影了,這才拿著弓氣呼呼回帳。

隨侍的婢女有心想要勸她消氣,可被一瞪眼,也趕緊閉了嘴。

她並非憎恨淳于覃,也不是厭惡中原語言,但她生長在草原,親族都在漠北,真要孤零零去中原和親,誰又能捨棄親人與家鄉。

哪怕阿那瓌一直在與蠕蠕公主描述洛陽繁華景象,可在她的眼裡到底是不如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賓士來得快意。

但命不由己,父汗的決定無從更改,一旦東魏答應和親,無論是否願意,她都將乘上南下的馬車。

而這一訊息並沒有讓蠕蠕公主等待太久,叔父禿突佳當時在晉陽與高歡議定了親事後,就立即派人北上傳信。

立時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太昌九年(540年)二月初三,高歡同意與柔然和親的訊息傳回了漠北王庭。

無法用言語去形容蠕蠕公主內心的憤怒與委屈,就連平素最喜愛的寶弓都被她斷成了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