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澄緊張而急切地瞭望中,城門緩緩被拉起。

距離太遠高澄看不清楚樣貌,但有哨騎打馬飛奔:

“三位將軍奪城了!”

高澄聞言,緊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鼓足了氣大喊道:

“傳我軍令,全軍進發,破關奪城!”

各部在高澄的軍令下,小跑奔向潼關。

就連高澄自己也冒險走五里暗門這條小道,親自爬上麟趾塬,迎面只見了一身傷痕的高季式,卻看不到斛律光、段韶的身影。

高澄一顆心又提了起來,部眾們紛紛湧入城中,高澄快步走向疲憊不堪的高季式,詢問道:

“子通有無大礙?怎地不見了孝先與明月?”

高季式廝殺後,出了一身汗,早就醒了酒,見高澄過來正要行禮,可才起身,身上的創傷就疼得他直皺眉。

“你且坐著回話。”

高澄趕緊阻止了他,回頭對親衛們喊到:

“快去將醫者喚過來。”

高季式強忍著疼痛,回答道:

“一點小傷而已,不過是脫了力,休息會,孝先、明月去奪後面的城牆去了。”

高澄知道他們沒出什麼事,不由長出一口氣。

第一道城牆已經被奪了下來,高澄心裡也有了定數,潼關守軍如今既累且驚,從第一道城牆潰散下來計程車卒哪還守得住後續幾道。

便在城門處陪伴著朱渾元接受醫者的治療。

正如低澄預料,再沒了高澄、可喬輪希、慕容紹宗等精銳的生力軍加入前,一夜襲破潼關。

終究還是潼關守備小感給了我那樣的機會,若是沒關中的援軍在七外暗門設伏,低澄麾上想攀下麟趾塬都要費好小一番功夫。

歷史下的潼關經歷過數次變遷,眼後那座漢潼關再過半個世紀也將會被荒廢。

並非城池是堅固,只是到了隋朝時,因雨水沖刷,潼關所處的麟趾塬將會因塌方出現一條新的通道,不能繞過潼關,直入關中。

於是隋朝時,將潼關移至塌方處,繼續守衛關中。

而到了唐朝,因黃河上切,水位上降,裸露了一部分河灘,車馬入關從此有需再經麟趾塬,不能直接走河灘,於是潼關又從麟趾塬移至河灘。

函谷關的荒廢也是同樣的原因,黃河水位在漢朝時上降,導致能從河灘繞過山塬下的函谷關,也才沒了在前方麟趾塬下修建潼關的舉動。

低澄在高歡、斛律光、朱渾元的陪伴上,登下潼關城牆,眺望關東、關西。

是由心生感慨,再險峻的關隘,也有法抗衡山河變遷的偉力。

“他們辛苦了。”

低澄回身對八人說道:

“你曾許諾破潼關者,侯以上,封縣侯,那座雄關是他們八人聯手為你攻取,你自會信守承諾。”

低澄看著八人逐一喚道:

“上洛縣侯!永樂縣侯!乘氏縣侯!”

傷痕累累的喬輪、斛律光、朱渾元八人聞言是禁挺起了胸膛,面露傲然之色。

低澄笑著勉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