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大將軍被確定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因衛青、霍去病同為大將軍,又以大司馬為大將軍加官。

而西漢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當政,又賦予了大將軍另一層含義:‘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

然而如今的大將軍一職早沒了西漢時的榮光。

自東漢以來,各種名號冠稱,如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

直至魏晉南北朝,大將軍除授甚濫,又增置柱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等號,大將軍也逐漸失去過去總領軍政的性質和意義

高澄一連串的頭銜裡就有一個驃騎大將軍。

當然,也有例外,元子攸開創性地授予爾朱榮為天柱大將軍。

自爾朱榮後,北魏天子先後將天柱大將軍授予掌控朝政的爾朱兆、高歡兩兄弟。

兩人為了表示對爾朱榮的尊崇,都不願意接受,也為天柱大將軍一職賦予了別的色彩。

高澄所任大將軍,不加名號冠稱,含義自然與一眾雜號大將軍不同。

這是效仿西漢霍光故事,以大將軍的身份主政。

高歡能夠感覺到高澄此時的激動,但也沒有多留,打發他早早回渤海王府向婁昭君請安。

高澄回到渤海王府還沒見到婁昭君,迎面就撞見了一位二十年華的婦人抱著嬰孩。

高澄見過的高歡妾室並不多,這絕不是高澄人品不值得信任,高歡不許他接觸側室。

而是自高氏發家後,高澄久居洛陽,來晉陽的時間屈指可數,常常匆匆而來,又匆匆而走。

高歡也沒有為他引見側室,畢竟國事為重。

沒錯,就是這個原因。

只看了婦人一眼,高澄就認出了身份。

她與元季豔模樣有幾分相似,毫無疑問是這位便是元季豔的姐姐,被高歡收入房中的元娘。

高澄向她行禮,元娘趕緊避讓,她懷抱著嬰孩感激道:

“幸有世子為舍妹進言。”

“不過舉手之勞而已。”

高澄不以為意,他仔細打量著元娘懷中的嬰孩,問道:

“這是阿弟?可有姓名?”

“大王為他賜名浟。”

元娘低頭看著自己的孩子,一臉慈色。

原來第五子還是叫高浟,高澄還原以為歷史上高歡將元子攸皇后爾朱英娥所生的第五子,取名為高浟,是出於什麼惡趣味。

倒是冤枉了賀六渾。

剛出生的嬰孩嗜睡,逗弄起來沒意思,高澄又與元娘言語了幾句,才辭了這位庶母,繼續往婁昭君的院裡去。

一進屋,高澄便望見了挺著大肚子的婁昭君。

懷孕了?

虧他還感慨高歡的衰老,原來不只是歲月催人老,還有女色。

“阿惠!”

婁昭君望見高澄,笑容洋溢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