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潁川王妃(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般來說,大軍開撥,錢糧損耗就跟止不住的流水一樣。
但這指的是以作戰為目的的軍事行動,招集軍隊數量兩至三倍的民夫隨行。
他們承擔攻城時填埋護城河、消耗敵人箭失等守城物資的同時。
也為士卒提供後勤保障,讓將士們可以養精蓄銳,專注廝殺。
當然,有時候民夫還要代替軍糧的作用,但這只是特殊情況。
而高歡起意領二十萬大軍巡視河北,並不是以作戰為目的,無需招攬大量民夫隨行。
錢糧雖然也有損耗,但這些人待在晉陽難道就不吃飯了?更何況巡視河北意義重大。
富庶的河北是高氏起家之地,自從高歡奪得晉陽後,兩父子卻有一年半的時間沒有踏足河北,如今北魏分裂,正是人心思動的時候。
高歡領晉陽大軍往鄴城一行,讓河北士人豪族睜大眼好好看看高家的實力,安定河北人心。
在徐州病重的高澄回到洛陽就神奇的痊癒了,忙碌於為高歡籌集往鄴城的糧草。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而當高澄為高歡將後勤保障安排妥當,抱病在身的高歡也康復過來,奏請代替天子元善見巡視河北。
得到准許後,高歡入宮城向元善見辭行,高澄卻留在府中,並不與之同行。
爾朱榮帶十七歲的長子入宮,父子兩一同殞命,只留下三歲的爾朱文暢,以及更小的爾朱文略,這才造成了爾朱氏內部分裂。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高家父子別說一同入宮門面聖,就連同在一城的機會都很少。
鮮卑人賀六渾曾在河北參與六鎮叛亂,又帶頭為爾朱榮勸進,但不影響漢人高歡對大魏的忠誠。
對於手中的傀儡天子、女婿元善見,高歡始終畢恭畢敬,與他囂張跋扈的手下形成鮮明對比。
沒錯,說的就是你,曾經搶奪天子玉璽的高隆之。
高隆之這個虔誠的佛教徒變了,也不知受了什麼刺激,讓他的信仰變質。
曾經大肆修建廟宇的高隆之已經死了,如今的他致力於將收沒的寺廟改做其他用途。
高歡詫異於高隆之的工作熱情,為了讓他歇一歇,於是給高隆之安排了一項差事,往河東山區與劉蠡升商議婚事。
這是一份美差,劉蠡升沒有理由拒絕高歡的兒女姻親提議,純屬白撿的功勞。
高隆之接到任務便領著一隊人北上。
臨行前不忘告戒家卷,緊閉府門,少與外人來往。
由不得他不怕,高家父子可都在洛陽城裡,危險係數是平常的兩倍。
當然,高隆之擔心的是有人謀刺高歡、高澄,從而引發動亂的危險,絕不是擔心兩父子登門拜訪。
北上的隊伍裡混了不少聽望司人手,由趙彥深親自帶隊,足見高澄對高洋婚事的重要程度,以及讓親家被部將圍殺的決心。
高歡是在高隆之離開的第三天啟程前往鄴城,身在洛陽的高氏黨羽盡皆出城相送。
婁昭君將高澄摟在懷中,看著兩母子臨別不捨的模樣,讓一旁的高歡陷入沉思:
‘阿惠回到洛陽前,妻子日夜求歡,險些就自己榨乾,阿惠回來後,她又變回了端莊的渤海王妃。
‘今日身為父親的自己,將往鄴城,阿惠卻隻身來送,不願讓妾婦出門。’
一念及此,不禁讓高歡有幾分羞怒:
‘這兩母子究竟把我高歡當什麼人了!
‘你高澄的名聲就很好?洛陽城裡誰不知道穎川王府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