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昌元年九月初三,鄴城外漳水之畔。

辰時,張德興緊張地握著手中的考牌,與眾人匯聚在漳水大營外。

趙彥深立在大營門口,高聲道:

“世子有言,科考重在公允,等入營,需要先行搜查,科場內,也有勁卒看管,若有舞弊之舉,當立即登記姓名籍貫,報送朝廷,永不錄用,我勸你等好生思量,莫要誤了前程。”

這話一提,便有膽小之人悄悄往人群外溜去,顯然是要將夾帶扔了。

這些舉動趙彥深自然看在眼中,但他也沒管,只要不在科場內舞弊就行。

眼看到了放行的時辰,趙彥深繼續喊道:

“都排好了佇列,不要亂,分成五列,陸續搜查進營。”

說著,示意五名士卒往前站,眾人紛紛在他們身前排立。

張德興到得早,擠在人群前列。

被要求脫去了鞋襪,粗魯的大頭兵在他身上反覆探索,但張德興並不在乎這種羞辱,身正不怕影子斜,公平二字同樣是他所希望的。

透過搜檢之後,張德興進入大營,在指引下找到了農事科考試區域。

考場設定很簡陋,就是一張案几當考桌,一個蒲團當考座。

然而每一個考座旁都有一名士卒站立,以作監視。

‘看來世子真的很在乎這場考試的公平。’

張德興心道。

按照自己考牌上的順序,張德興坐在自己的蒲團上,擺好筆墨硯臺,閉目養神。

他不理會外頭有沒有人因夾帶而被責罰,他只想顧好自己,盡展自己所學,博一個官職,也能給妻子一個交代。

在這期間,陸續有人走進考場,到了巳時,一聲鑼響,張德興睜開雙眼,偌大的農事考區,幾乎坐滿,偶有幾個空位,也許是棄了考,或是夾帶被搜了出來。

一名文士將試卷交給巡邏士卒發放,自己則大聲宣講紀律:

“世子有言,科場紀律,不許喧譁、不許窺望、......作答完畢,與身邊士卒低聲報告,若有違背,按舞弊處置,午時收卷,莫要誤了時辰。”

張德興拿到試卷,匆匆看了一眼,終於安下心來,暈開墨硯,張德興埋首執筆作答,分外用心。

......

高澄站在城牆之上,遙望漳水大營,回頭與身邊親信說道:

“來的人不少,也不知多少人有真才實學。”

楊愔笑道:

“世子一場科考盡收河北寒士,又何須為此憂慮。”

高澄聞言頷首。

他又對楊愔、陳元康、崔季舒三人說道:

“還需你們三位辛苦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