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三,爾朱兆得知河西賊帥紇豆陵步蕃南下襲擊秀容(山西忻州),兵勢威逼晉陽。

立即任命爾朱世隆等人留守洛陽,自己引軍北還。

待回師晉陽,僅稍作休整,便匆忙發兵與紇豆陵步蕃交戰。

十二月二十三,爾朱兆數戰不勝,正是焦躁之時,高歡的書信也適時送抵大營。

“天子伏殺天柱,大將軍為天柱復仇,擒收天子,自是無可厚非。

然天子身孚眾望,士族歸心,大將軍萬不可起弒君之念。

昔日,天柱大將軍於河陰屠戮朝臣,雖天下震怖,但事後也不得不追封官職安撫人心。

大將軍聲望不及天柱,且威信未立,賀六渾懇請大將軍深思。”

一副為爾朱兆設身處地著想的模樣躍然紙上。

爾朱兆合上信紙,感嘆道:

“賀六渾愛我。”

心情激盪之下,下令將元子攸縊殺於晉陽三級佛寺,享年二十四歲。

爾朱兆當然有自己的理由,正如高歡所言,爾朱榮在河陰屠戮兩千餘人,使天下畏服。

他威望不及爾朱榮,又逢戰事不利,正應該殺人立威,至於弒君的後果,廢帝而已,當初河陰之事也不曾動搖爾朱榮的地位。

更何況元子攸深得人心,不能久留。

元子攸到死也想不通,元魏何德何能,居然會有高歡這樣的大忠臣,一封為他保命的勸諫信,活生生把他給勸死。

然而爾朱兆卻不清楚,爾朱榮之所以屠戮朝臣是因為相較於禍患,得利更為明顯。

大量官職空缺,麾下部將全都連升五級,不僅穩固了自己的基本盤,也使得爾朱氏的勢力極速膨脹。

......

晉州白馬城。

高歡得知元子攸已死的訊息,又接到了爾朱兆的求援信,於是召集心腹商議是否出兵救援。

眾人或不贊成發兵,屬意坐觀成敗,一旦爾朱兆為河西賊人所敗,再行出兵一舉奪下晉陽。

或贊成救援,施恩於爾朱兆。

但過往議事時,隨侍在高歡左右默不作聲的高澄,竟然語出驚人,提出‘慢慢走,等等看’的六字方針,既可堵住旁人悠悠眾口,又能觀望局勢,伺機而動。

這項建議最合高歡心意,當下就對眾人道:這是上天賜予我的麒麟兒。

姨父段榮更是讚道:我們子孫的富貴有保障了。

引來眾人交口稱讚。

在這個父子相承的年代,接班人的能力決定了基業存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