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坡齋,書房

芸窗之下,榻米之上。

三人圍茶几而坐,暢聊所學。

“沈師弟,還是來此與我兩一起春誦夏弦,同吃同住共同攻學,

讀書時一起學那聞雞起舞韋編三絕,疑惑時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閒時一起撫琴品茗唱曲論兵,或可一起相倚為強說古論今,豈不快哉。”

看著眼前的沈自徵,賈珠是滿面春風。自昨日那場吟詩過後,其十分認同這位師弟,更希望其能搬來一起同吃同住,共同學習。

與知己之人抵足而眠,促膝長談乃人生一大幸事,更何況三人俱是天縱之才。若是如此,日後定是一段佳話。遂不禁心情流露,道出方才之言。

賈瓊看著賈珠的樣子,不由想起前世讀原著的感受。他認為這賈珠與賈寶玉都有一種的癖好,賈寶玉樂意與花容月貌之少女閒聊,而這賈珠則喜歡與多才多藝計程車子泛論。心中不由一怔怪異,禁不住打了個寒顫,還好這賈珠取向正常。

“師兄,你這就客氣了。弟與家姐藉助於伯父家,習慣那清貧日子若入榮府反而不自在了。況今日是與師兄還有師弟告別的。”

嘴中說著話,手中又端起起剛剛斟滿的茶水,遙遙向賈珠賈瓊兩人,舉手示意。

“告別,這是為何。可是為兄招待不周,若是哪裡有不到之處,望兄弟說出來,為兄必然改正。”賈珠見沈自徵居然說出告別這樣的話,面上不免有幾分焦急。

而賈瓊心中也是一驚,這師兄卻是個有本事的,他也正想結交。之前賈珠邀請沈自徵時,他畢竟不是府上之人,也不好多言。

想著賈珠邀人過來,日後暢聊,結個善緣,也是好的。

現世三同的效果還是很強的,自己也不想做什麼獨夫,以往不與人交往,只是沒有看上之人而已。

再說日後,不論從政還是從軍,都需要一定的自己人。就像賈珠擇自己一樣,自己也擇賈珠。

現在兩人皆想結交這同門師兄弟,雖然也在三同之類,然再同,沒有熟悉的關係維持,日後就只能憑單純的利益來結交了。

所以聽沈自徵說告別,心中不由也是一急,急忙放下茶杯,準備詢問。

隨之而來的就是惋惜,他們是同類人,若是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是不會因為什麼普通的原因而改變的。

不過轉念一想,這二師兄特地來告別,說明是看得上兩人的,既如此說明是有其他必須要做的事。念及此處,面上收起焦急之色,疑問的看向沈自徵

看著兩人驚訝後,又焦急的放下茶杯,隨後又同時的面露疑問。沈自徵也是無奈的呷了一口茶水,遂放下茶杯。

“師兄,師弟你們誤會了,這眼瞅還有月餘就要過年了。我與家姐商談了下,欲往山東去尋家嚴。有幾年未曾一起過團圓年了。”

兩人聽到沈自徵說出這話,既是鬆了口氣,又是無可奈何。

這話怎麼接,他們是想其過來,長期讀書,但是人家又拒絕了。現在連門都焊死了,不給挽留的機會啊。

賈瓊略微想了想說道:“師兄此話是正理,昨日恩師也說明年我們就要去金陵,本想著趁著幾個月。珠大哥也是想著,我們師兄弟能在一起好好攻讀,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見賈瓊如此說,賈珠也介面道:“確是如此,恩師讓我們皆參加下科隆興四年的鄉試,然我們皆無功名,還需參加二月的縣試,四月的府試,然後方可參加八月院試。(此處皆是農曆,不要按現在的公曆來,公曆正常要順延一月左右,具體要看潤幾月。)

所以要我們至少要提前半年趕往金陵。

一是提前見識當地風土人情,名人士子;

二是適應當地飲食習慣,不至於到最後趕至金陵,卻因水土不服等原因誤了科考;

三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到處走走增長些見識,也可融會貫通我們所學之知識。

所以,我們留在京中的時間最多也就剩三五個月,本想著趁這時間,師兄弟可以一起攻讀,倒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