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認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戶部尚書的建議,幾乎就代表著新任太子的建議。
沈景城對這變化心裡還是有點數的,既然新皇啟用他,那他該走就走吧。更何況以後新皇會遷都到曾就藩的府城,而他如今任職的地方就在以後京城的隔壁,這以後跟京官也沒什麼區別。
更何況,他還可以趁著現在那裡人少, 在隔壁州府多置辦一些田產家業,要知道那地方以後可是寸土寸金,不趁著這個時候多佔些地方,更待何時?
而沈景城這一準備要走,那些原本跟著江正書和沈景城讀書的孩子家長們就抓瞎了。
他們雖然大多不識字,可自己兒子不但每天拼命讀書,回家還照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樣子,和其他學堂讀了兩天書。就幾乎成了一家之主的孩子們是不一樣的。
他們能感覺到, 自家孩子就算讀了書, 也還是自家熟悉的孩子。甚至對他們更加的孝順,有時間還會教家裡的弟妹識一些字,讓一家人跟著一起進步,還說先生說這樣可以溫故而知新。
但村裡在其他學堂讀書的孩子們卻不是這樣的,他們回家就是不不停的背背背,對家人、村人雖然彬彬有禮,但行為上總是帶著一種倨傲,好像覺得高人一等一般。
當然, 也不是全部的孩子都這樣,但大多數是這樣的。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是自家孩子沒學那麼多東西,心虛的不敢倨傲。直到有個因為沒有被江正書錄取的學子上門找茬,被江正書的學生們引經據典把人懟的落荒而逃時, 他們才知道, 不是他們的孩子不行,而是江正書不但教了這些孩子們讀書,還教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是以, 他們一聽說江正書要走, 立刻就慌了,紛紛找上了門。
真的,江正書和沈景城若是走了,他們要去哪裡再找這樣好的先生,而且,他們的孩子也不願意啊。
江正書、沈景城還有顧錦看著這些找上門來的家長們,面面相覷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樣吧,要是你們捨得孩子,就讓他們跟我們一起走,束脩照樣,行嗎?”沈景城說了箇中和的辦法。
讓江正書留在村裡是不可能的,畢竟沈佑平也要讀書,自己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來教沈佑平。
當然,他更不能只帶著阿錦和小佑安走,卻把沈佑平和江正書這一老一小留在沈家村,他好好的一家人當然得一個不少的在一起,不可能因為這些人想要個好先生,自己就要遷就他們。
眾學子的家人一聽,一個個都陷入了沉默。
讓孩子們跟著走嗎?他們還沒那麼小呢,他們怎麼捨得?
可如果不捨得, 他們的孩子就沒有好先生了啊!
如今他們的孩子都學的很好,眼看著就有邁出農門的可能,他們怎麼捨得斷了孩子們的前程?
最後眾家長一咬牙,幹了,比起他們的這點不捨,當然還是孩子的前程更重要些。
於是,當沈景城赴任的時候,不但帶了自己一家人,還有整整齊齊二十個半大不小的學子。
就在沈景城再次踏上為官道路的時候,顧玲兒也悄無聲息的從郕王府跑掉了。
一開始的幾年,看著顧玲兒的人還很盡責。可幾年過去,顧玲兒因為被關的太久,早已絕了出去的念頭,便連門口都不太靠近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看管她的人就不太走心了,有次給顧玲兒送完了飯忘了關門,顧玲兒就趁這時候跑掉了。
幾年下來,秦季顯都快忘了後院還有顧玲兒這麼一號人,當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還楞了一下,等反應過來下人說的是誰後,就不甚在意的說:“既然如此,那就辦喪事吧,就說郕王妃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