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辰了?”

萬曆忙轉頭看向牆邊的座鐘,這東西現在已經在大明普及了,只要是有點身價的,家裡都會買上一個。

能看時間,又能當做裝飾品。

“回皇爺爺,已經晚上八點了。”

“哦,咳咳咳, 時辰不早了,鈞兒歇著去把。”

萬曆哪肯走人,堅持要等嘉靖睡著了再走。

他早就私下問過御醫,自己的這位爺爺熬不過幾天了。

.................

雞籠山

伴隨著一陣共鳴的禮炮聲響起,建設了五年的環雞籠山鐵路主幹線,終於在1578年5月8日通車了。

這條環島鐵路, 被後世的四海皇家電視臺評為,奇蹟之路。

是世界上,第一條總長超過一千公里的鐵路。

建成後, 為雞籠山的經濟發展插上了一對有力的翅膀。

鐵路全場1350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意味著雞籠山成為了24小時同城圈。

兩百多年後,有倭人後裔在網際網路上爆料,稱雞籠山環島鐵路,每一條枕木下都有一具倭人的屍骨,在建設鐵路的五年間,總共累死了6萬多倭人。

這條訊息,立即引發了全球熱議。不過最後的結論,這條新聞內容作假,發帖人純粹是危言聳聽,騙取關注。

畢竟在四海國官方資料上,五年期間總共才僱傭了一萬不到的倭人參與建設。

這次通車儀式,是王立冬和自己十六歲的大兒子林錦虎剪得彩。

今年開始,他就開始有選擇的帶著大兒子參與一些會議,並讓他在東瀛布政使司掛了個官銜:右參議, 從四品。

接下來, 王立冬帶著兒子, 花了一週時間,仔細考察了雞籠山的幾個重點地區。

回榕城的路上,他就對著大兒子道:

“給你一月的時間,做一份雞籠山布政使司,今後五年的發展規劃出來。”

正想著回到家後,如何在弟弟妹妹們面前炫耀的林錦虎,突然聽到這個噩耗,頓時苦著臉道:

“爹,這麼大的任務,我哪做的好。”

王立冬卻不為所動道:

“都沒做,怎麼知道做不好?這半年來,你沒少參加集團高層會議,雞籠山的大致情況也都瞭解了...”

............

榕城知府衙門

1578年5月19日,嘉靖皇帝駕崩。

當天,王立冬就透過電報知道了這個訊息。

心裡嘆了口氣,自己唯一的vip客戶...

第三天,他又收到京城傳回的訊息, 自己被御史上書彈劾,萬曆已經下旨罷免了王立冬的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