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稹心中苦笑,不忿地看了辛棄疾一眼,心道,爹啊,你這真是坑兒啊,你說好好地,你還來作甚,來了便來了,還要拆穿我幹啥,這真是您作的詞啊!

但當下這種情況,唯有自己將這事情給扛起來來,不然辛棄疾不免要名聲受損,只能硬著頭皮點頭道:“是小子頑皮了,這詞,的確是小子情急之下寫的。”

眾人又要嘈雜起來,趙仲炎雙手一壓,見嘈雜聲壓了下去,笑道:“你別擔心,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大家就是想了解多一些而已,你是怎麼想出來的,跟大家說說唄。”

辛稹的腦子快速地運轉。

當下這種情況,唯有編故事了。

辛稹忽而嘆息了一聲道:“大家都知道,稹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在北地起義抗金,辛家族人只剩我們父子二人了,連先母也在期間病逝了,對於一個七歲的孩童來說,這是何等的殘酷。

稹常常聽父親說起他在遊歷汴京時候的絢麗,小子便在腦海之中勾畫出來那等絢爛的景色,也常常幻想在那絢爛之中,與先母相聚。

因而時常琢磨,便有了青玉案一詞的瑰麗場景了,其實那等場景我也沒有見過,只是我根據父親的描述寫出來罷了。

還有那燈火闌珊處的伊人,其實是稹期待與先母重逢的場面,眾裡尋他千百度,先母便在燈火闌珊處等著我呢。”

辛稹淚如雨下。

整個望江樓都安靜了下來。

眾人面面相覷。

趙仲炎忍不住跟著動情,眼裡閃著淚光,感慨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子欲孝而親不在!辛稹孩童,小小年紀便失去了慈母,也怪不得會如此感傷,有此深厚的感情在,能夠作出如此情深意切的詞也是理所當然了!”

這下子眾人算是認可了。

從這首詞來說,前面主要是寫場景,場景十分的華麗,用詞十分的考究,想象力更是豐富,倒是十分符合孩童的想象力,而後面對於人的思念,有了對亡母的思念,倒是水到渠成了。

十分的合理啊!

二樓窗戶之內,范家小姐與丫鬟哭成了一團。

丫鬟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哽咽著道:“辛稹這孩子好可憐啊,那麼小便沒有了母親,太可憐了,嗚嗚嗚!”

范家小姐也是點頭嗚咽道:“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地對他好,這小孩太可憐了,嗚嗚嗚!”

角落虞允文也是頗為感動,點頭低聲道:“這辛稹也是情深意切,回過頭來,這辛家父子都是人才啊。

這辛稹小小的年紀,便有如此才華,而這辛棄疾更不用說,文武雙全,而且也不居功。

本來這是名聞天下的好機會,但卻不願意侵佔別人的功勞,即便是他的兒子,他也不願意,此人品性上的確是一等一的。

嗯,這樣的人雖然稍顯迂腐,但絕對不用擔心他背叛,若是用得好了,一定會是一個極好的臂助!”

想到這裡,虞允文臉上露出苦笑,搖頭道:“我這是在想什麼,現在我也已經是失勢之人,自身也已經是難保,還在想這些做什麼?”

不過虞允文想了想,卻是覺得不該讓如此純良之臣淪落下潦,暗自下定決心,只要有機會,便要將其推薦上去。

辛稹假惺惺地落淚,但辛棄疾卻是當真了,他想起亡妻以及在天崩地陷之中死去的族人,心中悲痛難以,難忍眼中英雄淚,也跟著淚溼衣襟。

大堂之中也不全是南人,也有從北方逃過來的北人,也有許多在靖康之難失去親人的,也跟著唏噓不已,至於江陰本地人,在金兵當年搜山檢海時期,也有親人在其中受難,也是心有慼慼。

一時間氣氛變得低沉起來。

辛稹見狀,趕緊哽咽道:“對不起大家,是小子失態了。”

大家趕緊安慰道沒事之類的話,對於辛稹的懷疑以及對於辛家的排斥在無形之中都化解,大家發現,其實大家共同的身份其實便是宋人,與金兵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大家都是金兵鐵蹄之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