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來客(第1/3頁)
章節報錯
見證了曇花一現的文明瞬間之後,銀色星辰號倒也不急著返回摺疊空間。
跨空間通訊能讓七號遠端控制高階人工智慧,鞭策蟲族老老實實吐出科技,同時大量的實驗也能遠端在龐大飛船上完成。
可以說,那個意外繳獲的恆星級文明主戰艦,一下子成為了零號基地尖端理論和猜想的實驗室!
沒辦法。
些許反物質就能藍星完蛋,重力炸彈一失控,藍星不毀滅也基本宣告環境變得億點點不再宜人。
但前進基地對於很多搞理論研究的科學家來說,未免太遙遠了一些。
如今能有這麼一個供大家使勁折騰的實驗室,怎麼不欣喜若狂,平時都不敢提的極端試驗瘋狂立項。
《反物質與正物質融合極限》
《重力控制層次分級》
《人造黑洞可控性分析》
弄得即便是被隔離的蟲族都隔三差五的感受到飛船的震動,一度覺得這艘飛船是不是已經被拆得七零八碎了。
而摺疊空間裡就更簡單了。
皮套人尼莫已經踏上了其他大陸,一個個的將超級生命部落征服,將他們融入文明當中。
以行星級科技為基礎的新文明吊打那些還是部落原始時代的同族,簡直不要太簡單。
對於人類這個觀察者來說,一段平平無奇的征服史罷了。
對於這些超級生命而言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所以在摺疊空間那邊,一切井然有序的進行著,使得陸羽不急著回去,反而在觀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一個星系,或者說一片星域中是整個系統都在動態平衡當中。
而在這片星雲裡,脈衝星突然消失,相當於引力扭曲的時空突然缺少了一大塊,突兀的改變導致平衡被打破。
新的平衡形成前,整片星雲都陷入了混沌混亂的狀態。
有人說混亂是階梯。
不僅是在權力的遊樂場中如此,在宏觀的天體世界中也是如此。
原本主宰這一片星雲的脈衝星消失之後,這些還保持著高溫的星際塵埃只有少部分逸散,更多的依靠之前的慣性碰撞融合。
可以看到蔓延出十幾光年的核心星雲部分,已經開始聚攏形成數百團大小不一的新星雲。
有熾光在其中閃爍,也有能量在其中湧動。
它們會在之後的數億年間形成恆星,行星,那時這片星域的新系統才會重新穩定下來。
一星消,而萬星成。
也算是宇宙版鯨落了。
相比起陸羽這種業餘客串的觀星者,堪稱專家的科學家們陷入了空間技術研究中不能自拔。
對真理越是執著,便對未知越是沉迷。
雖然這麼說有些羞恥,科學家們面對久久沒有開啟局面的空間技術,興奮了。
以基本粒子中代表質量的希格斯粒子為例,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上帝粒子,因為它能為基本粒子賦予了質量的屬性,而質量是目前已知的物理量中,對宏觀宇宙造出影響最大的屬性之一!
曾經諸多科學家都認為它可能是基本粒子中還能分割的複合粒子,所以除了一些大名鼎鼎的名字之外,它還有複合希格斯模型這一名稱,暗含物理學家們對它最殷切的期盼。
為了要製成希格斯粒子,在粒子對撞機裡,兩道粒子束被加速到非常高能量,然後在粒子探測器裡相互碰撞,有時候,異乎尋常地才會誕生。但是它會在生成後會在非常短暫時間內發生衰變,無法直接被探測到,探測器只能記錄其所有衰變產物。
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裡,由於粒子碰撞生成希格斯粒子的事件機率非常稀有,大約為百億分之一。
低能量實驗設施卻又無法找到它,高能粒子對撞機又需要機率,它曾是人類最難攻克的基本粒子之一。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這些太空粒子對撞機的建立,不僅能穩定的產生希格斯粒子,並在高能研究所裡進一步驗證了它的物理性質。
不僅是它,其他基本粒子也開始有了飛速發展。
曾經的障礙,在科技進步之後變得簡單起來。
現在對空間技術無能為力,只是類似曾經希格斯粒子的困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