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族裡確實也有類似於戴森球的概念,在地心電梯工程失敗之後,科學界的反思大討論中,這玩意被列為和地心電梯一樣失敗的工程。

儘管還沒有能力實施,但已經列入絕不會實施的十大工程之一。

畢竟已經實現了星際航行之後,為什麼還要守著一顆恆星來薅能量呢?

哪怕是母星的恆星系,這麼大的工程量,恐怕不僅要把其他行星禍害掉,甚至連母星都不放過吧?

而且一座恆星系中,99%的能量基本都集中在了恆星上,哪怕搬運除恆星之外的所有物質也未必能造出戴森球。

而且所謂的隱蔽性........宇宙之中也並非只有光學一種探測儀器,引力波,中微子探測等等都能輕易發現被隱蔽起來的恆星,甚至可能還更顯眼了。

相當於向可視宇宙範圍,透過光的形式廣播這裡存在一個把恆星遮擋起來的文明!

而且當文明擁有跨恆星系的能力之後,文明的存亡也不再依託於一個恆星系當中。

母星崇拜很有可能會隨著生產力的進步,而逐步改變。

在宇宙中散成滿天星,永遠比困守在一個地方強。

所以智族對角族動手的瞬間,便是以在恆星系中殲滅全族為目標,絕不會讓他們有機會逃到宇宙當中。

所以陸羽看到戴森球這個詞彙出現時,還以為是翻譯出現了問題,但這幾年的時間裡角族的語言文字已經被人類的語言學家基本掌握,他們甚至開始嘗試翻譯文學作品和詩歌了。

一度懷疑翻譯錯誤的陸羽,還在想那會不會是另外的東西?

例如低光速的黑域之類的變種戴森球?甚至是小宇宙?

反覆和七號確認之後,才知道氣態巨行星所說的確實是戴森球。

由恆星母親傳授的知識居然還有這種本應該是行星級文明幻想出來的巨大工程?

那麼誕生了意識的恆星,她的這些知識又是從何處得來的呢?

太多疑問了,陸羽和人類對這個宇宙的瞭解還是太少。

這氣態巨行星也不愧是行星生命體中專門接待來客的,很快就給陸羽解釋完了任務。

500光年外,四級文明建立了戴森球。

根據恆星母親的情報,這個文明中誕生了高階人工智慧,而他們這些行星生命體似乎從氣態巨行星晉升為恆星時,需要人工智慧來控制劇烈的磁場變化,才能保證成功之後依舊維持意識。

恆星母親以引力波廣播的方式向周圍的星域釋出任務公告,而分別在270年前和210年前,共有兩個同樣擁有超等文明造物的五級文明來到這裡領取了這個任務。

氣態巨行星沒有讓陸羽急著回覆,剛好他也能結合這些情報,再看看突然彈出來的任務,好好斟酌一番。

【這雖然這裡只是一處平平無奇的宇宙節點,但它的背後確實藏有關於宇宙的秘密,你或許能從中找到回藍星的機會?】

【觸發系統任務機制。】

【任務期間,積分獎勵加倍】

任務:穿越蟲洞

蟲洞是宇宙天然的通道,但是未經調整的蟲洞最終去往的目的地未知且危險。是誰在宇宙中以蟲洞建設了這些節點?穿越一次,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B級獎勵,以完成時間的快慢,結算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