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上皇,還要用元和四年,八月中旬開始,事情說起來複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郭戎一直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而且是一種誰都無法想象的方式,離奇的發生了。

郭戎在離開長安出征之前,曾經指出了吐蕃人可以進攻關中的三條路線,並且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根據郭戎的建議的三個方向,隴西的靈朔軍、隴南的隴右軍收縮兵力,收攏邊民,堅壁清野。

劍南北道、劍南道,則加強工事,聯絡各羈縻州各民族,也都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隨著吐蕃人大兵壓境,雙方就進入了漫長的對峙狀態,而這一對峙就整整兩個月的時間。

而正是這兩個月的關鍵時間,郭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利用長纓軍和左武衛吸引河北叛軍注意力的機會,繞行江淮地帶,先後幹掉淮西、膠東兩鎮,剷除了膠東水師,全殲了入寇大唐的島國倭兵。

隨著時間進入八月中旬,消除掉所有隱患之後,郭戎開始刷領長纓軍主力西進,準備在中原和河北叛軍進行一場戰略決戰,同時,郭戎再次提醒長安,小心吐蕃人在背後作妖。

在郭戎的提醒之下,八月中旬,太上皇李誦以及皇太子李寧在內一眾皇子率領禁軍各部離開長安,進駐關中各個戰略要地。

而就在同一時間,一直處於對峙狀態,維持了兩月靜默戰爭的吐蕃人從北、中、南三條戰線同時發動進攻,醞釀了接近半年的大戰徹底拉開序幕。

只不過,吐蕃人的瘋狂程度顯然超出了預期,開戰伊始,吐蕃人直接進入了狂攻模式,

而且吐蕃人似乎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狂攻階段,在進攻方面不遺餘力,不惜代價。

靈朔節度使範希朝、隴右節度使張敬則、劍南北道節度使薛叢、劍南西(東)川節度使劉闢派出的求援使者幾乎是在同一日抵達長安,其攻勢之猛烈可見一斑。

只不過,吐蕃人的進攻雖然猛烈,但是卻讓朝廷、長安乃至整個關中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了,剩下的無非就是硬碰硬的對戰而已。

昔日大唐虛弱,朝廷的兵馬不足的時候大唐都沒有畏懼過,而現在,長安方向已經有全天下最為精銳的兵馬,吐蕃人已經不足為懼。

於是乎,按照早就做好的準備工作,早就做好準備的禁軍按照既定的方案開始向各個方向進行支援。

隴西、隴南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劍南北道也一切正常,然而……

劍南西川節度使劉闢派出的信使抵達長安獲得支援之後,沒有任何停頓,轉而直接從長安折返。

在返程的途中,這一隊由幾十人組成的信使隊伍重返大散關的時候天色已經臨近黃昏,於是,他們選擇在大散關停留一晚。

對於這一隊抵達長安之後迅速返回的信使,負責守衛大散關的禁軍左衛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從劍南道趕往長安求援的時候,禁軍左衛已經嚴格的核驗了他們的身份,確定他們是劍南西川節度使麾下的兵馬無疑,而且,獲得求援資訊之後,迅速返回成都其實也屬於可以理解的範疇。

所以禁軍左衛既沒有進行監視,也沒有進行其他的限制措施。

然而,讓禁軍左衛沒想到的時候,問題偏偏出現在了這一隊信使的身上。

當天晚上,確定禁軍左衛沒有對他們嚴格防範之後,這一小隊幾十人規模的信使在子夜時分悄無聲息的溜出了左衛為他們預留的軍帳,悄無聲息的摸向了大散關西側的關口。

因為吐蕃人大舉入侵的緣故,整個大唐西部邊境全部都已經進入了警戒狀態。

負責戍守大散關的禁軍左衛雖然提高了警惕和警戒級別,但是,

因為大散關雖然處於大唐國土之內,前面還有山南道、劍南道擋在前面,所以警惕的級別終究是有限的。

隨著夜漸深,這些屬於劍南道的信使小心翼翼的躲過了禁軍左衛的巡兵,在子時正時間順利的摸到了關口。

趁著關口關門處左衛禁軍放鬆的功夫突然殺出,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負責守衛關門的一小隊左衛瞬間倒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