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四年,九月初九,在河北名將譚忠的率領下以盧龍軍為主的十二萬河北叛軍,在汴州城以東七十里左右的朱寨、代村一線,和提前抵達此處的郭戎所率領的四萬左右以長纓軍為主的禁軍主力開始對峙。

九月初九黃昏,雙方前哨站進行,河北叛軍不利。

九月初十,利用兵力的絕對優勢將長纓軍徹底包圍。

九月十一,經過了兩天的心理戰之後,譚忠憑藉叛軍兵力的優勢迅速出擊,同時利用裹挾的平民,將郭戎最初的計劃徹底打亂。

戰鬥從佛曉開始,利用被裹挾的數萬汴州百姓,譚忠將長纓軍逼入了絕境。

逆境中,長纓軍在郭戎的指揮之下孤注一擲、破釜沉舟,開始絕地反擊。

憑藉長纓軍的精銳、紀律、配合以及燃燒彈,手榴彈,黑火藥等新式武器,利用步卒和騎兵結合,連續鑿穿譚忠佈置的四道防線,成功將局面逆轉。

隨著戰陣崩潰,士卒潰散,長纓軍開始在戰場平推,殺戮戰場上遺留的叛軍士卒,隨後繼續進攻叛軍在外圍的營地。

在此戰之中,在大唐征戰了五十載的老將譚忠被長纓軍騎兵郎將董嘉斬殺於陣前。

隨著局面的崩壞,自知敗局已定之後,譚忠麾下盧龍軍郎將甄炳良在戰敗關頭提前撤離,拋棄戰場、拋棄輜重、拋棄袍澤之後,帶領萬餘騎兵迅速逃離戰場,成為整支叛軍中唯一成功逃脫的部分。

戰鬥從佛曉叛軍裹挾數萬汴州百姓圍攻長纓軍營地為開端,臨近黃昏,叛軍在長纓軍外圍最後的一個營地被擊破,殘留的叛軍徹底投降為止。

經過整整一天的鏖戰,長纓軍最終反敗為勝,除卻甄炳良所帶走近萬餘騎兵之外,老將譚忠以下的十萬兵馬全軍覆沒。

此戰長纓軍,斬首超過四萬,俘虜河北叛軍超過五萬,解決被擄掠的平民超過兩萬,繳獲戰馬超過六千匹,糧草超過二十萬斛,其他裝備、甲胃、軍械、輜重無算。

在長纓軍方面,此戰人員的直接損失不足三千,戰死及永久性戰損甚至不超過八百,但是在物資方面的消耗卻極為驚人。

消耗燃燒彈超過兩百枚、石彈超過六百枚,重型弩失超過一千支,改裝爆炸弩失兩千支,各型別手榴彈超過四千枚,黑火藥的總計消耗量超過六千斤。

戰果雖然豐厚無比,直接戰損比例更是極為懸殊,但是這一戰卻幾乎將長纓軍辛苦積攢了接近一個月的物資消耗完畢。

整整一天的鏖戰徹底結束,但是對郭戎來說後續的工作卻一點都不輕鬆。

由於自家的人數實在太少,僅有對方三成不到,雖然實現了絕地反擊的逆轉,但是這仗終究打成了擊潰戰。

擊潰戰打的確實很爽,但是想要將所有來自河北的叛軍收攏起來,變成另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意味著會有數不清的叛軍在失敗之後潰散向了整個中原地帶,註定將對整個中原地帶留下巨大的隱患。

只不過,在長纓軍的人數本就遠遠少於對手,開戰之時自己一方還處於包圍之中,再加上長纓軍在戰鬥結束之後就已經有近三萬被解救平民需要收治,超過五萬叛軍的俘虜需要看管。

除此之外,雖然白天逆轉獲勝,但是長纓軍的一眾步、騎軍在白天的戰鬥中早就已經筋疲力盡,而瘋狂逃竄的叛軍的數量又太過驚人。

在不確定是否已有危險的情況下,郭戎也不敢貿然大覺分兵搜尋叛軍的蹤跡,所以,對此郭戎也是無可奈何。

是夜,夜深人靜,處理完了軍務之後,郭戎習慣性的站在了月光之下,靜靜的覆盤。

對郭戎來說,今天的戰鬥堪稱他從軍之後最精彩的一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他的指揮都已經抵達了一個高峰,對於過程,對於結果,郭戎都是很滿意的。

如果說這場大戰給郭戎帶來了什麼刻骨銘心的教訓,那就是打仗這東西,不論如何,人絕對不能太少。

哪怕不參戰,哪怕只是搖旗吶喊,其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吳少雄早一點來到自己的身邊,自己有機會早一點改變計劃,今天開戰的時候兩支援軍能抵達戰場……

長纓軍的戰鬥力確實強,黑火藥,燃燒彈手榴彈的威力也確實足夠,所以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長纓軍硬碰硬的擊潰了十幾萬河北精。

仗打贏了,但是這仗打的確實是太苦,太懸了!

但凡譚忠對自己的火藥有一丁點的瞭解,到時候死的很慘的就絕對會是自己。

饒是如此,自己手中的物資也基本被消耗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