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夢魘(第1/3頁)
章節報錯
初代靺鞨人的首領大祚榮,趁著營州之亂的機會,與武周打了場天門嶺之戰,繼而誕生了渤海國,所以渤海可以說是以武開國。
建國後雖文化逐漸發達,但武功也保持顯赫,相比較文化,武力一直是渤海國的根基。
和大唐周邊很多國家一樣,渤海的軍制也是仿效唐軍的制度,大唐的府兵、十六衛、禁軍一樣不少。
在職位上,史都安的職位並不算太高,只是渤海國禁軍中一名百夫長,但平心而論史都安卻是渤海人中少有的靠腦子吃飯的,少有的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存在。
就比如對於箭雨這東西的認知和判斷。
史都安和其他渤海人一樣看不起已經退化到成為鼠輩的唐軍,但是史都安卻不會看不起唐軍的箭雨。
唐軍或許真的已經廢物到了極點,但是強弓、勁弩這東西的殺傷力可不會因為唐軍的懦弱而有半分的減弱。
箭矢依舊可以把人射成篩子,弩矢更是容易輕鬆的把人射成刺蝟。
從這個角度來說,唐軍的箭矢和弩矢帶來的箭雨甚至還有一點眾生平等的感覺。
對此,史都安很是無奈,但是他也清楚,箭矢攻擊,遠端覆蓋,這本身就是唐軍作戰的最大風格之一,也是唐軍依仗自己裝備和科技帶來的優勢之一。
所以,和唐軍作戰的時候,遭遇箭雨的覆蓋屬於常態,屬於正常,如果有一天和唐軍交戰的時候,天上沒有箭矢/弩矢落下,那才屬於見鬼了的情況,會讓人懷疑對戰的到底是不是唐軍,到底是不是冒牌貨。
面對突然出現,準備偷襲佔便宜的唐軍,領軍出征的渤海大將軍胥要德只下達了一個命令,全軍出擊。
命令很簡單,但是聽到這一命令之後,所有的渤海人都很清楚自家大將軍這道命令的意思。
有本事就自己去搶,有本事就自己去殺,反正唐軍就放在那裡了,什麼都搶不到可別怪我。
相比較其他急匆匆,毛躁躁,連甲都不穿全就跑出去的傢伙,史都安無疑屬於最另類的存在。
基於自己對於唐軍箭陣的認識和判斷,史都安並沒有著急出擊,而是在軍營內按部就班的武裝自己。
先是把身己的皮甲穿好,然後帶上去年從唐軍手裡繳獲的鐵胄,腰間繫上同樣去年進軍遼東時候繳獲的橫刀,右手則抓上一支長度二丈有餘的長矛,臨出營之前,還順手背上了一個平時根本就不會考慮的盾牌。
腰間橫刀,手中長矛,身上皮甲,背後盾牌,這一波史都安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裝備是齊了,但是史都安卻因此失去了衝在前面的機會,然而,對此,史都安並不在意,因為他根本就不在意這個速度和距離。
唐軍是廢了,但是唐軍的箭雨絕對還在,衝在前面的人註定是要扛著唐軍的箭雨的。
讓衝在前面的傻瓜去承傷,去送死,等距離迫近之後自己在憑藉裝備的優勢一波衝上去,這才是史都安認為合情合理合適的戰略。
果不其然,唐軍的箭雨如約而至。
正如史都安所認為的那樣,衝在前面的乍一看是悍勇,但是悍勇不代表可以刀槍不入。
相比較其他狼狽的躲避唐軍箭矢的渤海人,充足的準備,使得史都安在面對唐軍連續三波箭雨的時候異常的從容。
當其他人因為箭矢而受傷,當其他人因為躲避箭矢而減速的時候,扛著盾牌,頂著箭矢,史都安一路向前猛衝,很快就從隊伍的後半段直接衝到了前半段。
當唐軍三波箭雨停止的時候,擋在史都安前面已經只剩下了五六排的戰兵。
到了這裡,史都安也不再著急,都說唐軍已經殘了,廢了,不敢野戰了,但是現
在唐軍還是出城了。
哪怕只是偷襲,哪怕只是跟老鼠出洞一樣的偷襲,也還是出城了,所以史都安認為需要有人替自己試試唐軍的成色。
如果唐軍確實廢了,殘了,這區區幾排人阻攔不了自己上去搶人頭。
如果唐軍的廢是偽裝,那麼這幾排人,就是史都安心目中的炮灰和擋箭牌。
至於到底是什麼,只要再扛過幾波箭雨,很快就可以和唐軍短兵相接,到時候……
至少在這一刻,史都安記得很清楚,自己的身前至少有五到六排渤海戰兵。
在箭矢和盾牌碰撞的砰砰聲中,邁步邁步向前飛躍的史都安,似乎失去了自己的聽覺,視覺,甚至感覺,似乎從現實世界中被剝離了出去,整個人似乎直接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之中。
在夢幻的感覺中,史都安感覺自己將自己手中的長矛投擲了出去,直接將數個唐軍穿成了糖葫蘆,接下來,自己則握緊手中的橫刀,大殺四方。
一切都是那麼尋常,那麼清晰,那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