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送這些叛軍和異族去見昊天(第1/3頁)
章節報錯
投降大機率是沒有機會的,這一點,失去了戰馬的回鶻騎兵很清楚,但是逃跑呢?
有馬的時候,他們可是視遼東叛軍如草芥。但是現在,他們的戰馬已經沒有了。
沒有了戰馬之後,光靠兩條腿走路,他們的行動能力,未必就能比那些看起來就是雜兵的遼東叛軍更強。
更為重要的是,這裡以北都是遼東叛軍的地盤,往北不到十里的地方就是遼東叛軍的營地,往北跑就是死路一條。
從這裡往南確實是唐軍控制的範圍,但是,到達唐軍控制的範圍之前,有一條寬度達到了五十里的中間地帶。
五十里,足夠普通的步卒走兩天了。從時間上看,現在已經來到了四月中旬,雖然不像寒冬臘月那樣的寒冷,但是在這遼東大地依舊被皚皚白雪覆蓋。
且不說他們能不能逃脫這些遼東叛軍的追擊,就算他們真的運氣夠好,逃過了這些遼東叛軍的追擊,又能如何?
要知道,騎馬逃跑那些傢伙帶走的不止有戰馬,還有他們隨身攜帶的水、乾糧以及其他的補給。
沒有水,沒有糧,沒有寒衣,光拿著一把破刀,穿著半身披甲,在冰天雪地裡強行軍兩天,那也是要絕對會死在路上的。
至於打。看著,從北邊壓過來,黑壓壓一片的遼東叛軍,每一個回鶻人都感覺頭皮發麻,別的不說,光人數就已經絕對碾壓了。
就算他們戰鬥力不行又能怎麼樣,堆屍體也能把自己這些人堆死,哪怕有長生天的護佑,他也未必能幹掉對方。
更何況,這裡是遼東,是唐人的地盤,好像是歸屬唐人的神仙管理,長生天的手似乎伸不過來……打,打不過,逃,逃不掉,降,降不了,被晾在戰場上的回鶻騎兵們心裡苦,但是這苦沒地方可說……隨著遼東叛軍越來越近,這些被自己的同族扔在戰場上的回鶻騎兵幾乎陷入了絕望。
然而,人終究是有求生慾望的,更何況這牆頭草,隨風倒,得到機會,連神仙都不介意坑一回的回鶻人。
這些見風使舵,見縫插針的傢伙不是傻子,逃不掉、降不了沒什麼可說的,但是,打不過,卻是有限定和目標的。
打不過,指的打不過洶湧而來的遼東叛軍。打不過外面那些人數碾壓他們的遼東叛軍麼,不代表那是龜縮在邊堡和烽燧堡裡那些老弱病殘他們也打不過。
之前進攻的慢,是因為他們不著急,也不想付出太大的傷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縱然,拿下了那些被老弱病殘守衛的邊堡和烽燧堡,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能活下來,但是卻切切實實的可以給他們帶來一個短時間內保護自己的空間。
哪怕多活一刻鐘也是好的。能發現這一點的不止一個人。於是乎,回鶻人的目光從遠方轉到了眼前,原本他們相互推諉,避之不及的幾個目標。
兩座可以駐兵五百人也就是一個折衝府輔兵規模的大型邊堡,兩座承載兩百人規模也就是唐軍一個團規模的烽燧堡,這是回鶻人進攻範圍內最主要的四個攻擊目標。
當然,邊堡和烽燧堡之間每隔一里還有烽火樓或者望樓的存在,但是,這些只有預警功能而沒有防禦功能的小型烽火樓和望樓早在第一波就已經被全部拿下。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只能承載幾十人或者十幾人,一波就能被拿下的小堡,顯然無法成為護佑他們的堡壘,尤其是在這種大規模的進攻之下。
相比較普通的烽火樓和望樓,烽燧堡和邊堡的防禦較為完整,進攻起來不僅費時費力,還要拿命去填。
所以,最初,沒有人願意主動去進攻。但是,現在,這四座規模較大的堡壘曾經的弊端反而成為了他們生存下來的最大保障,於是乎,四座堡壘,就成為了這幾千被遺棄在了戰場上的回鶻人的攻擊目標。
不需要指揮,不需要命令,不需要協同,趁著遼東叛軍的大隊人馬還沒有抵達的功夫,這些被逼到絕境的回鶻人,拿起了手中的兵器,不計損失,不計傷亡,以搏命的姿態,嗷嗷的衝向了他們正在進攻中的邊堡或者烽燧堡。
在拼命的,不惜代價的勐攻之下,兩座烽燧堡迅速陷落,但是兩座作為整個防線支點的大型邊堡中駐紮的卻不是那些老弱殘兵。
最終,趕在遼東叛軍的援軍趕到之前,回鶻人用數不清的屍體堆下了其中的一座邊堡,而另一座則被叛軍死死堅持到了最後。
遼東叛軍的戰鬥力差不假,但是這也要分情況和時候,逆風仗他們確實打不了,但是痛打落水狗的順風戰還是沒有問題的。
面對著這些回鶻人,以高句麗、新羅、百濟為主的遼東叛軍充分的發揮了他們欺軟怕硬的棒子作風,紅著眼睛,揮舞著刀子,瘋狂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