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河北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和四年的最後一個月,從年初遼東叛亂開始引發的河北叛亂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
臘月十四,在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大將軍郭戎的統籌之下,從河東蔚州、河北滄州、魏博魏州出發的三路兵馬長驅直入,突襲叛軍核心位置的幽州。
臘月十七,三個方向突擊的兵馬全部抵達薊縣附近,開始武裝偵察,並開始為最後襲擊做準備。
………………………………郭戎三路出擊,直搗黃龍,擒賊擒王的戰術雖然很好,一旦成功了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河北叛軍的問題。
但是,這樣效果所承受的風險卻也是同等的,誰也不敢保證郭戎就一定可以擒賊擒王。
所以,備用方案是必須的。如果出現意外,他們這些就是唯一能夠救援郭戎的存在。
如果郭戎的計劃順利完成,那麼他們也將以最快的速度出擊,將戰亂對叛軍控制地區的影響所減到最小。
郭戎、莫靈均、張泰成所部出擊的時候,北伐大軍的剩餘各部也開始了最後一戰之前的準備。
………………………………在前一階段的作戰中,朔方、振武騎兵閃擊盧龍,突襲昭義,趙州、鎮州,在河東軍步卒的協同之下,成功殲滅了成德軍的主力,是上一階段當之無愧的主力。
但是在連續半個多月高強度的突襲之下,損失也頗為嚴重,此時此刻經過了一個月的休整之後重新齊裝滿員。
其中,三萬朔方、振武騎兵,沿著莫靈均所部萬餘騎兵曾經的路線,北上進入蔚州。
最後剩餘的萬餘騎兵,則繼續配屬同樣結束了休整進入備戰狀態的河東步卒,而他們隨時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魏州、貝州、博州一線,裝孫子裝了好幾個月的田季安也一改孫子風範。
郭戎率軍出擊之後,剩餘的長纓軍、魏博牙兵第一時間接管了貝州,封鎖了從魏博北上的通道,將王承宗之前兩次向魏博派出的共三萬成德軍精銳鎖死在了魏博境內。
早在郭戎出兵之前,田季安利用各種調令,成功的將總數三萬的成德精銳分散在了魏州、貝州、博州、相州、衛州、洛州六州之內。
隨後,以協助防守的名義,將這些成德精銳的規模從數千人繼續分離,併成功的將這些精銳的成德軍肢解到了千人的規模以下。
然後命令各州,憑藉人數上壓倒性優勢,直接對被肢解的三萬成德精銳強行繳械,在人數的絕對劣勢之下,縱然成德兵更為精銳卻也不得不老老實實的放下武器。
瓦解、分化、壓迫,看似簡簡單單的三個操作,將不戰而屈人之兵展現的淋漓盡致。
肅清了內部隱患的同時,田季安的公文下達各州、各縣,公文中直接田季安已經投降親征的皇帝李純,而皇帝也接受了田季安的投降,同時嘉誠公主也已經從公主晉大長公主,封號魏國。
短短三天的時間完成了這些必要的操作之後,田季安親自率領身邊僅剩的千餘魏博牙兵,配屬了萬餘新兵直接北上貝州,和留守貝州的兵馬匯合,並在名義上接管貝州前線。
隨後,在隨行的禁軍參謀和軍官的協助下,田季安以禁軍的模式將駐軍整編為第二支暫編禁軍。
………………………………滄州方向,張泰成根據郭戎的指令出擊之後,暫領左武衛大將軍的董嘉,率領左千牛衛隨即跟進,暫代河北節度使,並接管了河北節度使治下滄州、景州、德州、棣州的防務以及駐軍。
完成接管之後,董嘉以及跟隨董嘉而來的參謀和低階軍校,彷照長纓軍在戰事的編制和模式,利用河北鎮駐軍,組建了一支禁軍所屬的暫編軍。
這支由左千牛衛,張泰成出擊之後留守的天策軍、魏博牙兵、河北鎮軍組成,戰兵、輔兵、民夫相加之後總人數接近四萬。
暫編禁軍剩下之後的各部則分別負責滄、景、德、棣的防務。西北方向的蔚州,西南方向的鎮州、趙州,正南方向的貝州、魏州,東南方向的滄州、景州,在各部軍將、地方官員的支援之下,可以說在叛軍控制區域邊緣幾個駐兵點,各路兵馬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只等來自薊縣的資訊抵達,就會立刻出兵。
……………………………………………………………相比較臨戰區域備戰的狀況,大河北岸則是另一幅光景。
一個多月之前,為了配合偷襲戰略,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渡河北上。
然而,渡河完成之後,除了各部所屬的偵察兵和輕騎兵之外,幾十萬大軍再次如同之前一樣恢復了平靜的狀態,在大河北岸駐紮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種曠日持久的等得對於駐紮在前線的十幾萬戰兵以及配屬的輔兵來說,簡直是度日如年。
然而,此時意外出現的時間,卻為戰兵和輔兵之外的其他人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時間。
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隨行的輔兵、民夫、役夫、徭役已經將早就準備好的幾十萬石糧草、數不清的軍械全部運送到了大河以北。
打仗打的就是經濟,打的就是綜合實力,有這些足夠的糧草作為依仗,即便田季安不投降,即便沒有他們從王承宗那裡坑來的糧草,北伐大軍依舊可以一路平推過去。
相比較後勤方面,長安,其實才是這一個月時間最大的受益者。河北道所轄二十五州,天寶十四年,整個河北道編戶齊民達到147萬戶,人口總數更是超過了千萬,佔據了整個大唐的七分之一強。
無論是地域、人口、財富都冠絕天下,其在大唐版圖中的價值和地位無需贅述。
自安史之亂中,河北道人口銳減。安史之亂後,河北地區雖然也是戰亂不斷,但是人口依舊在緩慢回升。
截止元和四年年初,河北道在冊戶數已經過百萬,人口數量超過了八百萬。
由於河北地區戰亂和割據嚴重,根據戶部的估算,逃戶、隱戶、奴婢、士兵、僧道比例比起大唐的其他地區更好,大機率超過了在冊百姓的三成。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六十年之後,河北地區的人口總數已經再次超過了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