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染血的陳倉(第1/3頁)
章節報錯
卑沙城一戰,利用叛軍本身的混亂,六千唐軍在夜間進行了大面積的穿插和滲透,藉助夜間並不太大的風,實現了火燒連營。
在短短不到半刻鐘的時間之內,連綿十幾裡的叛軍營地幾乎全部被點燃,佔地面積空前龐大的營地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
面對這樣的局面,負責統合幾十萬人馬的前平盧鎮將第五輪同樣是一臉懵逼,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第五輪這原本唐軍將領極高的軍事素養和判斷能力發揮了關鍵作用。
面對未知的敵人、混亂的戰況以及火燒連營的局面,第五輪首先嚴令各部人馬就地死守營地,嚴禁隨意走動,
同時,第五輪將手中僅有的一萬多精銳派出,在監督命令執行的同時,負責滅火併肅清滲透進來的唐軍。
這一系列措施,雖然無法挽回現有的損失,但是卻使得前期已經完成滲透的小隊難以再渾水摸魚。
對此郭戎和李愬見好就收,在天亮之前,撤回了海邊,引誘對方出擊無果之後,刷領船隊返程。
隨著天色變亮,再加上唐軍的撤離,叛軍方面漸漸從混亂中解脫了出來,而看著陸續統計出的損失,第五輪是臉色鐵青。
數千人死於滲透之後的偷襲,超過三萬人死於大火和大火導致的混亂和踩踏之中,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相比較這些人員上的損失,物資上的損失更讓第五輪難以接受,李師道費盡心思為叛軍籌集的糧草被焚燬五成以上。
第五輪很清楚,導致這一系列突變就是對方剛剛抵達的船隊,但是第五輪對於這些遊蕩在海面上的鉅艦卻沒有絲毫的辦法。
人員的損失第五輪不在乎,但是糧草的損失卻讓自己傷筋動骨,再三思索,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防止對方偷襲之後,第五輪果斷的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緊接著剩餘二十多萬人的大軍在五天的時間裡後撤百里,從沙卑城一直扯到了積利州才徹底停下了腳步。
對於郭戎和李愬而言,第五輪撤軍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畢竟打不過,又防不住,撤退只能成為最後的選擇。
只不過,這撤退的速度確實超出了郭戎的預期,原本郭戎和李愬還試圖進行偷襲,但是看到第五輪親率精銳壓陣之後,兩人果斷放棄了偷襲的想法。
兩天之內,幾輪交戰,第五輪非但沒佔到什麼便宜,反而損失慘重,但是郭戎對於這位前平盧的鎮將卻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五輪的命令並沒有什麼失當,第五輪手中的這支兵馬實在太爛了。
也就是碰上一個作風穩健的第五輪,但凡換成一個貪功冒進或者不善於處理混亂局面的將領,這一切恐怕就是直接崩盤的局面。
說實話,曾經,郭戎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個叫做第五輪的人,可見貞觀、開元到底為大唐積攢了何等的底蘊。
第五輪所統轄的叛軍大踏步後退,郭戎和李愬所指揮的兵馬也沒有進行任何追擊。
雖然沒有溝通,更沒有協商,但是雙方很默契的將卑沙城到積利州之間近百里的地域預留了出來,成為了事實上的緩衝區。
雙方戰鬥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無論第五輪還是郭戎和李愬都清楚,這只是在雙方都無力消滅對手之下的一種妥協。
雙方都需要利用這樣的一段時間重新積蓄力量。
面對連續的失利,第五輪是痛定思痛。
明明人數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在戰場上狼狽不堪,繁雜的構成,混亂的體系,低下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使得第五輪再也無法忍受。
吃了大虧的第五輪,已經下定決心從混雜的幾十萬兵馬當中精選出幾萬人,按照大唐戰兵的
標準進行訓練。
與此同時,郭戎率部從海上發動的襲擊也讓第五輪感受到了來自海洋的巨大威脅。
第五輪不擅長海戰,但是他不是傻子,陸地上的戰兵對來自海上的威脅是真的有心無力。
第五輪得出了結論,能遏制水師的同樣也只能是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