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最後的調整!(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郭戎的計劃中,是準備讓韓湘作為蘆孝兵的副手,隨蘆孝兵到文登參戰的。
一來是讓韓湘跟著蘆孝兵這種老卒學習,另外也考慮一點,萬一戰況緊急的時候,以直接把韓湘頂到一線。
問題是,考慮到夜襲的疲憊,原本自己給他們預留了一天的休整時間,但是莫靈均如此的爭分奪秒,蘆孝兵恐怕也差不多……
現在再讓韓湘帶隊去接收即墨和嶗山基地,大機率就趕不上蘆孝兵和步一團的出征了。
“牧雨,通知韓湘按照原計劃去蘆孝兵那裡報到,然後……”
郭戎認真的瞅了瞅折牧雨,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這小子的性格太出挑了,還得磨一磨。
“獨立營交給令狐阜,讓令狐阜帶獨立營去接管即墨和嶗山基地。”
“是!”
戰鬥結束了,威脅接觸了,命令也下達完畢了,但是文登縣方向沒有任何訊息傳來。
路途很遠,意外情況很多,而且四五天的時間也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此時此刻郭戎心中卻盛滿了濃濃的憂慮和不安。
憂慮和不安的同時,郭戎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和安排。
騎兵團和步一團可是長纓軍最老的班底,人員、訓練、裝備、編制別說在這支混編的隊伍中,在長纓軍乃至整個禁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把戰鬥力最強的起騎兵團和步兵團放在東西兩翼,用以防止最大的威脅,把戰鬥力相對較弱的,由藩鎮兵改編而來的新一團和新二團放在中間。
同時將這兩個團還可以起到預備隊和後援的作用。
在今天之前,準確說在剛才重新經歷生死搏殺之前,郭戎感覺自己的安排沒什麼問題。
現在郭戎覺得這個安排似乎有些欠妥當了,或者說對於可能遭遇的危機,預感不足。
整個膠東半島,最合適東瀛小矬子們登陸和駐紮的地點肯定是有完善的港口,設施全面,補給充足,而且有通向大唐腹地的登州和來州。
但是,登州和來州,連東瀛小矬子們的半根毛都沒發現。
長途行軍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疲勞,海運或許不會疲勞,但是在這個時代,惡劣的條件以及暈船等不可抗力,同樣會導致戰鬥力的大幅度下降。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東瀛小矬子們馬上登陸,在短時間內也只能是一幫軟腳蝦。
相比較危險程度降低了太多的登州、來州,沒有任何訊息傳來的文登方向才更讓郭戎擔憂。
榮成、威海、文登那邊郭戎實在是太熟悉了,雖然不是西南、東北那種連綿的群山,但是膠東丘陵、低谷的地形更容易藏兵。
李師道承襲自平盧鎮的膠東水師擁有的海船數量在百艘以上,噸位基本都在千料以上,甚至有不少兩三千料的大船。
至於平盧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海船,原因只有一個,藉助膠東半島海運的優勢經商。
平盧李氏需要用這些海船從遼東販馬,從江南購置糧食,畢竟從管仲時代開始齊地的商人就從來沒有退出過華夏的歷史舞臺。
在李師古還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說過,如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徵用膠東水師,如果全部出動,一次可以運載一萬到一萬五千戰兵。
而那是曾經平盧水師的規模,如今已經三年過去了,據說李師道一邊從即墨、嶗山基地偷師,一邊打造海船。
根據郭戎的推算,現在的膠東水師一次最多能運載一萬五千到兩萬戰兵,當然是唐軍的戰兵。
如果換成東瀛的小矬子,郭戎感覺裝滿三萬東瀛豬大概是沒問題的,畢竟那些平均身高一米五的小矬子無論是裝備還是身體都無法和唐軍戰兵相提並論。
如果第一批東瀛的小矬子已經抵達,已經立足穩定,別說三萬,就算是兩萬也不可小視。
當然,如果步一團整建制對敵,別說兩萬,就算三萬、四萬也絕對可以把東瀛的小矬子們殺得屁滾尿流,但是如果分兵,那就不好說了,畢竟數量和質量之間還有一個東西叫做規模。
】
問題是,郭戎是知道蘆孝兵的最初計劃的。
按照蘆孝兵的的想法,拿下文登縣之後,以文登縣城為中心,分出三個營戰兵向有威脅的北、東、南三個防線攻擊、搜尋前進。
如果碰上不利的地形,一個月一千多長纓軍戰兵還真的未必能拿下養精蓄銳的東瀛小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