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早測算評估戰鬥力的時候,對於淮西軍一類的大唐二線的戰兵,長纓軍的軍校團給予的評價大約是是1:2。

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一萬長纓軍戰兵的戰鬥力幾乎和兩萬藩鎮兵的戰鬥力相當。

只不過,這個戰力評定的前提是排除了工兵、炊事兵、偵察兵等專業化輔兵之後的的評估。

而配屬了專業輔兵之後,有了器械和裝備的輔助,那可就不一樣了,到底會打出一個什麼樣的戰損比尚未可知。

而且,此次出征,長纓軍不僅裝備了改良後的八牛弩,還準備實驗版本的大殺器。

只不過雖然準備了,但是在本質上郭戎並不想讓淮西軍成為這些武器的試驗品。

雖然他們是藩鎮兵,但他們終究也是唐人,郭戎終究是是從龜茲,從安西走出來的,在那裡,舉世皆敵唯有華夏苗裔、漢唐子孫是身邊最大的依靠。

否則,在西州大沙海邊緣的時候,小十四早就被郭戎一刀砍了。

郭戎相信淮西軍計程車卒也是天生的反骨,不是天生的逆賊,更認為大唐的男兒不應該戰死在這些野心家掀起的內戰之中。

只不過,慈不掌兵!

要讓吳少項這種叛而復降,降而復叛的傢伙徹底安穩下來,一定要來一次狠的,要讓他晚上做夢的時候都會被驚醒,順風尿尿都會把鞋子弄溼。

事實上,吳少項的行動和郭戎所推測的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黃昏時刻,打著勸降信名義的引戰信被送到了吳少項的大營中。

當夜,吳少項勃然大怒,連續數人被暴怒的吳少項直接杖斃,但是淮西軍終究不是長纓軍!

哪怕吳少項再憤怒,哪怕長纓軍紮下的營地距離他的中軍大營只有不到二十里,哪怕長纓軍的數量只有七千人,而他中軍以及兩座側翼的小營加起來有整整四萬人,他也不敢讓沒有夜戰能力的淮西軍夜間出擊。

無奈之下,吳少項只能派出了部分自己的偵察兵出擊,然而這部分剛剛出門就遭遇了密佈在黑暗中的長纓軍偵察兵和輕騎兵。

當時間來到第二天,天色漸漸變亮,隨著紅著眼珠子一夜沒睡的吳少項的一聲令下,原本沉寂但躁動的淮西軍大營開始忙碌起來。

辰時剛過,淮西軍的前鋒兵馬已經開出大營,朝著正西方長纓軍所部的位置進發,緊接著後續的兵馬陸續出營。

「大將軍,淮西軍的兵馬已經出動,大約三萬人上下,最遲午後會抵達我軍陣前。」

「三萬人?」

根據吳少雄的資訊再加上長纓軍偵察兵以及來自韓弘方向的情報,除去光州方向的兩萬多人,此時在蔡州前線的淮西軍總人數應該在四萬人上下。

看來吳少項還沒有徹底喪失理智,留下了一萬人防備後方或許會出現的來襲宣武軍的偷襲。

既然來的只有三萬,那就讓蒙乾的步兵團來,兩個輕騎兵營,一個重騎兵營則處於待命的狀態,一旦局勢出現不穩則立刻出擊。

郭戎很好奇一個全建制、滿編的步兵團到底可以正面對抗多少藩鎮軍。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距離五正午的時間越來越近,每隔一刻鐘左右,就會有一對信使返回將淮西軍的情況告知大營。

當時間來到正午,忙碌了整整一天,一夜的長纓軍中,終於平靜了下來。只不過此時的大營中氛圍隨著時間越發的緊張了起來。

在長纓軍大營中軍大帳中,一副簡易沙盤被擺放在了中間。

這一次郭戎沒有站在沙盤之前,而將主指揮的位置交給了蒙乾。

畢竟,郭戎已經決定將這一次戰鬥徹底交給蒙乾的步兵團進行,正在為稍後將要

進行的戰鬥進行最後的佈置。

看著正鎮定自若、從容不迫給自己下屬佈置任務的蒙乾,郭戎悄無聲息的退後兩步,緩緩的走出了中軍大帳,徒步走上了營地中心的一座高高的瞭望塔之上,環視長纓軍的營地。

向外看去,兩排接近一丈高的木質柵欄組成了結實的雙層圍牆。

在圍牆之外,是一道至少六尺寬、一丈深的壕溝,雖然來不及引水,但是在壕溝的底部埋設了大量足夠讓所有人透心涼的木刺。

在圍牆的邊緣四個角落分別落總共有四座高度超過三丈的高大的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