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和計謀或許可以複雜,但是用在戰場上的東西並非如此。

複雜、精巧的東西看起來或許很精彩,但是對於執行者來說絕對等同於噩夢。

用在戰場上的東西,講求的從來都是簡單、便捷、實用,就比如韓弘從郭戎這裡聽到的戰術——誘敵深入。

誘敵深入,在戰場上堪稱古董級別的計策,自從華夏人有了兵法、謀略開始,誘敵深入,就始終是華夏最常用的兵法沒有之一。

小到單打獨鬥的拖刀計,大到詐敗誘敵,再大到戰略層面的請君入甕,其實都可以算是誘敵深入。

至於郭戎剛剛的要求,聽起來複雜,但是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執行的難度也不高,而一旦用出來,對手中招的機率非常高。

當然,對手不中招對自己也沒什麼損害,畢竟在局面不明朗的情況下,把拳頭收回來比打出去更具有力量。

仔細想一想,在韓弘感覺郭戎的想法和昔日孫臏的減灶誘敵有異曲同工之妙,把簡單的計策用處在合適的地方,韓弘感覺郭戎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上,太上皇的判斷是正確的,自己選擇也是正確的。

再看看身邊。

此時此刻,吳少項的臉上看起來古井無波,就好像剛才郭戎所說的東西沒有對他產生任何影響一般。

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沒有任何異常的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

想到這裡,韓弘不得不承認一點,有時候老實人騙起人來,效果往往更好。

如果是自己對吳少項進行這種嘗試和試探,吳少項根本就不可能重擊也不可能如此的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吳少項確實老女幹巨猾,但是頂多也就跟自己一個級別,同樣的內容從郭戎嘴裡說出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自己失神了。

要知道郭戎拋磚引玉出來的東西對吳少項的影響其實比較自己更大,所以他現在的平靜只能是偽裝出來的。

這一份刻意偽裝出來的平靜,卻真真切切的表現出來,吳少項心中已經產生了不小的波瀾,心中或許正在進行天人之戰。

韓弘不知道吳少項此時此刻到底在想什麼,但是韓弘敢確定一點,如果吳少項中間產生過動搖,那麼肯定會被後面這簡單的誘敵深入的計劃敲打一輪。

如果他本身就沒有產生過這種動搖的想法,或者戰勝了自己內心的動搖依舊堅決站在大唐這一邊,郭戎這種沉著冷靜的戰略部署和習慣只會增加吳少項的信心,使他對於郭戎對於大唐的獲勝有著更大的信心和把握。

解除了不安,收穫了信心之後,一個問題擺在了韓弘面前,到底是誰給郭戎出了這樣一個主意!

簡單、輕巧、有效、進可攻,退可守,四兩撥千斤一般的計謀,這種精巧、恰到好處的微操絕對不是郭戎這種相對平整腦袋可以想得出來的。

事實上,這個人並不難猜。

那個人確實瞭解吳少項,也擁有提出這種微操的見識和能力,只不過他的身份……

就在吳少項、韓弘兩位老將掩飾住自己的情緒,琢磨自己關心的事情的時候,看著火候差不多了,郭戎根據吳少雄給自己的建議,直接說出了一個名字。

「膠東防禦使,李師道!」

郭戎說出這個名字的一瞬間,吳少項和韓弘兩個老傢伙注意力瞬間集中了過來,他們都知道了郭戎要抽掉淮西軍補充到長纓軍的目的。

只不過兩個人都充滿了疑惑。

李師道是有問題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李師道怎麼了?

參加過幽州密會的吳少項清楚的知道李世道是反叛集團的一員,韓弘也知道郭戎此次繞道南下的真正目的其實並

不是吳少項,而是在膠東的李師道。

「我懷疑李師道正在進行什麼大的動作,」瞅了瞅兩個瞪著眼睛看著自己的老將,郭戎將自己的推測說了出來。

「準確說,我懷疑有倭國的倭兵已經悄悄的抵達了膠東。」

隨著郭戎這一句話,兩個老傢伙一下子就是如同被炸了鍋一樣。

縱觀歷史,華夏始終都存在著這樣的一類人:

他們或許不完美,或許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在平時被所有人厭惡,牴觸,痛罵,但是在大義面前從來就沒有輸過,在華夏所面臨的危機面前,更沒有退縮過。

比如在島國叫囂三個月滅亡種花家的時期,在內部打了整整幾十年,把整把稅都收到了一百年之後的天府軍閥;

比如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公認最土,所有人眼中除了挖掘機就是史丹利,但是在每一次危機來臨的時候,永遠都是二話不說的搬家式支援的省份;

再比如地域黑領域從來沒有贏過,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從來沒有輸過的,中原老鄉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