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螳螂與黃雀(第1/3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朝廷會選擇出兵,並沒有超出以劉總、李師道、吳少項為首的山東叛亂集團的意料之外。
朝廷的禁軍戰鬥力確實強,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對於長纓軍在隴西、隴南的戰績,山東的藩鎮、大族、豪門只是聽說過並沒有親眼所見,但是發生在山東的鄆州一戰就不一樣了。
李愬雪夜襲鄆州,尋常人士只會被震驚,但是怎麼震驚的,為什麼被震驚他們是說不出一二三四的。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文事如此,武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是河北三鎮可是以武割據的藩鎮,人品和內政不一定過硬,但是軍事本身是要超過大唐九成九的人口的,其他人看不出的東西他們是瞭解的。
作為李師古的對手,河北三鎮自然是瞭解鄆州的防禦情況的。
對於豪門、大族來說,不過是李愬趁著大雪天氣,李師古防備不足,偷襲得手而已。
但是,他們知道的也就僅僅而已。
他們不知道的有很多。
他們不知道,作為李氏掌控的平盧鎮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的大本營,鄆州的治所鄆城高牆深壘而且始終有重兵把守,拿下鄆州是河北三鎮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們不知道,從曹州到鄆州超過一百五十里,中間更是有李師古佈置的至少兩道防線。
他們不知道,當日的氣溫降低到冰點以下,而且風雪交加,在這種情況下在敵軍的腹地長途奔襲是何等的艱難。
就這條件和背景之下,在不到二十個時辰的時間內,三千騎兵硬生生的從曹州一路突進到了鄆州城下。
然而這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成為了李愬雪夜襲鄆州的佳話。
豪門、大族感到的只是震驚,最多稱呼李愬一句名將,殊不知這一場突襲戰幾乎
說起來李師道在中原縱橫多年,雖然性情有些暴躁,但是文韜武略都屬於上乘,用兵和謀略也都屬於上乘,在曹州設定的陷阱也不可謂不巧妙。
結果,前一天,剛剛收到了來自李師古邀請他們一同起兵造反的信件,第二天就收到了李愬雪夜襲鄆州,李師古裸衣被擒拿的訊息。
隨著更多訊息的傳來,瞭解了具體細節之後,讓劉總、王承宗、田季安這三大河北藩鎮心膽俱裂。
雖然嘴上很硬,李師古是個廢物,但是在事實上,誰都知道誰的斤兩,同等情況下,把李師古換成自己,結局大概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在當時那種巨大的威壓之下,包括劉總、王承宗、田季安在內的各路河北藩鎮集體選擇了臣服,橫海節度使甚至直接交出了地盤前往了長安。
而這一次,從長安出發的禁軍只有三萬人,禁軍的戰鬥力雖然強,但是不過人數終究太少了。
區區三萬人在幾十萬的河北、膠東、遼東、淮西叛軍的面前真的算不上太大的以阿里,真打起來,幾十萬人光唾沫星子也可以把禁軍淹死。
原本叛軍的幾位大老對於朝廷還有些不安,畢竟在他們的意識裡用區區三萬人平叛簡直如同兒戲。
不過現在,命令各鎮進行動員,圖窮匕見之後,朝廷的如意算盤也已經顯露無疑了,以禁軍為核心,策動各鎮一同出擊。
朝廷選擇的方式多多少少讓他們感受到了一些壓力,不過也只是壓力而已,人數雖然多了,但是人也雜了,人心也亂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這些藩鎮中是安插有人手的,想要再如同之前禁軍突襲鄆州一樣的事再發生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等去去除了他們的心腹之患。
而且就現在禁軍和藩鎮的行動來看,大規模徵召民夫,大規模徵召兵馬,很顯然這是要打平推,而不是速戰速決的樣子。
既然平推,那他們就更不擔心了,而現在他們所需要的就是時間,需要時間集結兵力,等待援軍,營造氛圍,等待天下的變局。
藉助遼東亂局的機會,河北三鎮的兵馬已經開始了大範圍的調動和集結,現在已經完成集結的兵力超過了十五萬人。
而根據陳宏志的推算,有三個月的時間,魏博、成德、盧龍三鎮相加,總兵力將超過了三十萬人。
整整三十萬,這本身已經是一種相當強大的力量,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手下的主力也不過是這個數量而已,而這個數量已經可以席捲天下。
至於援軍則是來自大唐之外。
在陳宏志的建議之下,為了所謂的未來,在穩定住遼西的防線之後,劉總已經決定暫時放棄遼東,轉而扶持高句麗、契丹、女真等民族立國。
在劉總盧龍軍的扶持之下,高句麗已經在事實上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