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可能會說謊,但是郭戎知道,李愬絕對不會說謊。

劉總的求援信可能有陰謀,但是李愬在第一時間將劉總的求援情況送到長安,至少說明遼東確實出事了。

李愬絕對值得信賴,但是李愬不是神仙,所以李愬也不可能直接掌握遼東、盧龍乃至整個河北道的所有情況。

將所掌握的訊息送到長安,然後做好防守和出擊的兩手準備,已經是李愬可以做到的全部,郭戎真的不能再要求得更多了。

只不過,一切並沒有按照郭戎希望的軌跡前行,剛開始還好,但是隨著時間,越來越多的訊息傳入了長安。

相比較其他來路,不辨真偽的訊息,郭戎更相信的是自己留在河北道的偵察兵,他們所提供的情報才是自己動手的最有力支援。

只不過,郭戎所期待的訊息比自己預期的時間要晚了不少。

一天、兩天、三天……

郭戎等待的訊息沒有來到,但是……

什麼高句麗死而復生,什麼遼東異族大舉南下,什麼新羅、百濟再次反叛,

諸如此類,越來越多小道訊息,卻開始在不經意間在長安的街頭巷尾流傳,郭戎可以不在意這些,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如同郭戎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各樣來路不明的訊息還在不停地發酵著,從最初的異族南下,新羅、百濟反叛變成了盧龍軍已經崩潰……

隨著而來的就是整個長安,都開始出現了不穩的局勢。

然而,對於郭戎來說,最麻煩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分辨能力不強的長安的市民,而是那些自認為有思維,有邏輯有分辨能力的傢伙。

在他們的眼中,遼東反叛並不是壞事,相反劉總的盧龍軍被打的節節敗退,正是朝廷藉助機會進軍盧龍,收復河北,收復遼東的大好時機。

更要命的是,現在在朝廷之上佔據主流的是主戰的派!

在主戰派的眼中,盧龍節度使劉總主動請求朝廷派兵進入遼東,不論是真的被打崩了,或者是引誘朝廷派兵的陰謀,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劉總的這種行為在他們的眼裡,無疑是自己獻上了自己的菊花,給了朝廷一個名正言順進軍盧龍,進軍遼東的機會。

如果是以前,大唐衰落,朝廷大權旁落的時候,就算有機會也沒有用處,畢竟那支讓太監掌管的神策軍雖然強大,但是本質上就是個擺設。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現在的大唐人心聚齊,現在的大唐蒸蒸日上,現在的大唐已經走向復興之路。

更重要的是,長安現在有一支經過了歷練,已經被證實了的天下強軍,就連曾經攻佔長安將大唐逼入絕境,險些讓大唐覆滅的吐蕃都已經被打得跪地求饒。

此時,劉總亮出了自己的菊花,那就應該抓住機會,管他是不是陷阱,先上去捅他一下子狠的!….

這些個臥龍鳳雛們,才給郭戎帶來了最大的壓力。

最剛開始的一兩天,他們還能夠沉穩的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如今在長安主管了北衙四軍禁軍和南衙十二衛的郭戎竟然沒有任何反應的表現,引發了他們的不滿。

剛開始還只是級別較低的官員,但是漸漸的級別越來越高,幾天之後,當朝宰相之一的武元衡在朝會之上直接怒斥郭戎,要求皇帝出兵河北,徹底收復河北,進軍遼東。

武元衡的話無疑是觸動了李純的心絃。

雖然作為一個被架空,不掌握真正權利的皇帝,但是不代表李純就是一個真正的窩囊廢,相反剛剛三十歲,年富力強的李純對於大唐的未來充滿信心。

對於遼東的變局,李純是希望抓住機會的,對於是不是有可能是陷

阱的問題,李純也是有一定擔憂的,只不過在他看來,即便是有陷阱,也應當嘗試一下。

於是乎,腦子一熱,在散朝之後,李純直接派遣的自己的貼身宦官前往禁苑傳喚郭戎。

而,見到李純的貼身太監突然出現在了自己面前,郭戎是相當地吃驚,畢竟這是從自己抵達長安以來四年多的時間裡,李純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召見自己。

對郭戎來說,李純是現在整個大唐所面對起來最為尷尬的一個人,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