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暴風雨前的最後的寧靜(第1/3頁)
章節報錯
禁軍、兵部、發改部、教育監、科技監、航海監……
禁軍和兵部左侍郎還好,但是發改部、教育監那一堆連聽都沒聽過的職務的時候,郭戎是崩潰的,太上皇這顯然是掌握了資本家用人的秘訣,拿女人當男人用,拿男人當牲口用……
按照這個節奏,郭戎就是分成八瓣也絕對不夠用的……
好在李誦並不是真正的資本家,也不會真的把郭戎壓榨到極限,至少晚上鬥地主的時間是要留給郭戎的,至於郭戎是否樂意顯然就不在太上皇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其他諸多職務,多數情況下郭戎只需要旬日到衙門半天左右,看一下各個專案的進展,有必要的時候提出一些想法、意見、主意就好。
郭戎真正需要負責的是整個北衙禁軍四軍以及南衙十二衛的統籌和編制。
或者換一種說法,補充、完善北衙四軍的建制,然後以北衙四軍為模板,重建南衙十二衛,徹底恢復唐廷的中央軍。
郭戎率部跟隨太上皇出征的兩年半的時間內,韓愈留守長安坐鎮長纓軍大營。
其主要任務有兩個,第一繼續以長纓軍的名義徵募,新兵以及專業輔兵,並完成訓練和考核。
第二,統領留守的禁軍四軍以及徵募的新兵,作為長安守軍和巡防力量,某種意義上說,在這一階段,韓愈實際上以文官成為了長安的衛戍司令。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因為被郭戎連累,一度被長安的遷客騷人、學子文官罵成了文人之恥,但在韓愈直接把家搬到禁苑兵營中之後,一切偃旗息鼓,這才沒有影響到韓愈領導下長纓軍新兵的徵募和訓練。
他們可以攻訐文官,但是衝擊禁軍軍營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郭戎率部返回長安的時候,長安北郊禁苑的禁軍兵營中,透過了訓練以及考核的戰兵已經超過了五萬人,另外工兵、醫療兵、炊事兵等專業化輔兵的人數也超過一萬五千人。
經過了超過萬里的超長行軍,經過了雪夜突襲鄆州的突襲戰,經過了草原上的行軍,經過了漠北的掃蕩與鏖戰,在結合了折雲谷的經驗之後,再加上之前在隴西、隴南的戰鬥經驗,郭戎確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斷:
那就是在外戰之中,只要是正面作戰,無論對手是誰,吐蕃人也好,回鶻人也罷,根本就不是同等規模唐軍的對手,更何況郭戎手中精煉到極致,武裝到牙齒的禁軍。
相反,反倒是在西南和遼東,在複雜地形之下,面對西南諸族和遼東諸族的時候,那種不對稱的游擊戰會讓唐軍相對吃力。
在內戰之中,面對河北、中原、西南的藩鎮麾下的唐軍,如果只有戰兵,長纓軍在內的禁軍優勢並不算太明顯。
畢竟藩鎮麾下的也是脫產的專職大唐戰兵,知道兵權第一位的藩鎮們也很捨得給自己麾下的戰兵配裝。
從這個角度來說,長纓軍在內的禁軍的戰兵,從裝備、戰術、戰技等方面只能說有一定優勢,並不形成碾壓,更大的優勢是在有士氣、信念、意志力這些精神因素。
當然,這是不計算專業化的輔兵在內的,如果加上偵察、工兵、醫療,以及那些真的上戰場之後,比戰兵還勐的廚子們,形成碾壓不成問題。
雖然沒有直接和河北藩鎮交手,但是長纓軍在涇州、蕭關是和吐蕃人硬鋼過的。
根據長纓軍的參謀團的測算,長纓軍在和同樣以重步兵為主力的吐蕃軍對戰的時候,戰損比是介於一比二到一比三之間。
吐蕃精銳重步兵的戰鬥力應該能夠達到大唐戰兵戰鬥力八成或者九成,考慮到隴西、涇原之戰的時候工兵營還處於草創階段,對戰鬥的直接輔助作用遠遠達不到現在的程度,真的打起來,應該也同樣達到介於一比二至一比三之間。
在這種環境之下,考慮到北衙禁軍和南衙十二衛的任務,重建戰術以及戰略單位,就成為了完成大唐中央軍的最後一步。
在郭戎的心目中,完成了這一步,也就意味著距離自己率軍打回安西越來越近了。
在極高的熱情和明確的動力之下,集合大唐的現狀,長纓軍現在的情況,以及對於未來的預期,一份沿著兔子合成營方向的整編方案出爐。
藉助這次的改變,郭戎順便將那些讓他拗口,彆扭的稱呼也進行了適度的變化。
十人為班,為單一兵種,考慮到唐軍的習慣,什和班通用。
步卒中,五什為排,每排有弩兵兩什,弓箭手一什,重甲重步兵一什,攜帶刀盾、工兵鏟的多功能步兵一什長。
三個標準的戰兵排組成一個戰兵連,除了常規戰兵之外,每個連配屬一個5人的醫療班,一個十人的炊事班,一個十人的偵察班,一個五十人的工兵排,再加上連部十人。
滿編狀態下一個戰兵連共有二百三十五人。
騎兵中,三什為排,一什為輕騎兵,一什為玄甲重騎兵,一什為騎馬的重灌步卒。
三個標準的騎兵排組成一個騎兵連,除去常規騎兵排,每個騎兵連會配屬一個十人的具裝騎兵什,一個二十人的工兵排,一個五人的醫療班,一個五人馬伕班,一個十人炊事班,一個十人的後勤班,連部十人。
滿編狀態下一個騎兵連共有一百六十人,戰馬兩百五十匹,馱馬一百匹。
工兵中,五什為排,四個工兵什,一個後勤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