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第1/4頁)
章節報錯
「誰跟你說我說的是屯田了?」
折雲谷帶著一絲壞笑看著眼前懵逼得太上皇和郭戎。
郭戎:……
李誦:……
「陛下,河套能屯田是因為有河流,安西四鎮可以屯田是因為有天山積雪的融水,漠北這裡一年有半年寒冷,怎麼可能屯田,臣知道郭戎郭戎向陛下進獻了一張地圖,而且提出了整個大唐的擴張戰略。」
「是,有這麼一回事。」
「在對策之中,郭戎這小子似乎對域外之地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物產資源瞭若指掌,臣是希望郭戎可以將漠南、漠北草原的價值也總結、歸納開發出來。」
「折老將軍這麼一說,我也想起來了,當時郭戎說了西域,說了亞平寧,說了崑崙奴,說了安南,說了東瀛,甚至說了美洲和澳洲,唯獨沒說漠北……」
說著說著,李誦狐疑地看向了郭戎。
「郭戎,漠北就沒有什麼值得開發和利用的東西嗎?」
這一看,讓郭戎無盡的尷尬,其他地方有說的,但是,提起漠北,郭戎能想到的就是兔子北邊,那一片片綠油油的草原……
江湖傳說中只要爸爸媽媽不打架,蒙古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燈塔國帶著小動物聯盟來了都白搭那種。
在此之外,郭戎能想到的,就是蒙古七武海,以及於謙那位蒙古國海軍司令的岳父……
當然,蒙古國也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至少,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廣闊的草原提供了幾乎無窮無盡的牧草,而牧草是下埋藏了無數的金、銅、鐵、煤、石油,只不過這一切並沒有什麼卵用,那依舊是一個窮得海軍只有七武海的國家,相比較其他類似的……
其他類似的國家,還有誰,袋鼠啊!
想到袋鼠,那個靠出口初級工、農致富的作死流放地,郭戎的腦子一下子就開啟了思路。
地下的資源……現在自己弄不走,就算能勘探出來,沒有鐵路也開發不出來,但是地面上的資源是可以利用的,不過這一切都需要……
「怎麼有了?」
看到郭戎由猶豫,到躊躇,再到喜上眉梢的狀態,李誦問道。
「陛下,折老將軍,確實有想法了,只不過……」
「快說!」
「陛下,折老將軍稍等,我去去就回。」
說罷,郭戎轉身離去,不到一刻鐘郭戎重新返回,不過郭戎返回的時候,懷中抱走了一隻山羊。
「郭戎,你這是……」
「陛下還記得我曾經向您建議在西北擴大棉花的種植嗎?」
「當然,從關中搜集到的棉花或許不多,但是製造一兩件棉衣還是沒問題的,保暖性確實非常好,遠遠不是現在的麻布、絹帛或者胡裘可以比擬的,所以現在從關中出發的所有商隊基本都肩負了尋找棉花的任務,不過你怎麼會提到這個?」….
李誦和折雲谷兩人面露疑惑,不過這一點郭戎並不感到意外。
在尋找棉花的時候,郭戎產生過好奇,棉花這種禦寒的王牌出現在大唐之前,唐人到底是用什麼來禦寒的。
結果得到了結論是,富家人用各式各樣的動物皮毛,羊、狐、虎、狼、黑貂等動物的毛皮做裘服或衣飾,也就是各式各樣的胡裘,錦衾,其中最為常見的狐、羊兩大類最為主,「狐裘不暖錦衾薄」就是真實寫照。
先秦時代,在周禮之下,不同等級所穿裘皮甚至都有不同的限制。
周天子的大裘採用黑羔羊皮,大夫、貴族穿錦衣狐裘,其中以白狐裘最為珍貴,而普通的百姓只能用最為普通,最為的白色羊皮,做成皮襖
。
纏絲、絲綢這東西雖然也存在,夏天穿著還好,但是你想靠纏絲,絲綢一類的東西禦寒,跟蕾絲邊、鏤空的小內內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纏絲、絲綢、錦衾都是相當奢侈的事,普通的中原平民、庶民禦寒,只能求助於更為廉價易得的「麻」。
麻、葛一類野生植物,的纖維可以用來織布成為麻布,以麻布為主要衣著材料的庶民,被稱為「布衣」。